行業發展機會增多
地板行業是樓市的下游產業,房地產的風吹草動都會對地板行業產生一定影響。據網站數據監控中心統計顯示,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情況來看,明顯好于去年宏觀調控時期的相關數據。以北京市為例,僅商業地產累計成交總量就有598678.06平方米,同比去年增長約60%。不少地板企業都表示,雖然政策出臺對樓市產生了影響,成交量下滑,但是打壓的是投機者和高端樓盤,對真正的剛需來說影響并不明顯。持續一年多的政策調控打壓之下,對于一大批有剛性需求的消費者來說,亟待尋找合適的下手時機釋放壓力。這部分剛需壓力的釋放,將對地板業今明兩年的發展布局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業內人士提出,地板市場并沒有因為樓市調控而失去一縷陽光,相反另一縷陽光反而越發強烈,保障房與二次裝修是地板業比較穩定的增長點。目前成為改善民生重中之重的保障房建設,2011年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定向安置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23萬套。
地板業將迎來洗牌
中國的地板業目前還是一個“小行業”。對比家電行業的蘇寧和國美占據整個行業的接近20%來講,地板流通行業整體集中度偏低。
隨著房地產市場需求萎縮,地板行業的激烈競爭將使行業集中度再次提升,市場秩序將進一步規范。經過行業自我調控,未來必然會出現新一輪的優勝劣汰和行業細分,尤其是大型企業的不斷擴張,將帶來一系列連鎖性效應:一是帶動了地板、飾品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集群效應;二是極大提升了流通市場的消費環境,改善“商品市場”服務參差不齊、信譽度不高、購物環境不佳等問題,提供放心交易的平臺。
業內人士預計,保障房建設將加速家居建材行業內的優勝劣汰。保障房對產品的要求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模塊化,更適合批量規模生產,將會催生一批大型現代化地板企業,質量差、規模小的小作坊,如果不能轉型升級,將會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