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專業人士肯定對核心交換機知之甚少,其實其并不是交換機的一種類型,因此可能會比較難以理解,那么什么是核心交換機?下面裝修之家裝修網小編將為大家帶來核心交換機配置標準,以作大家參考之用。
什么是核心交換機?
核心交換機并不是交換機的一種類型,而是放在核心層(網絡主干部分)的交換機叫核心交換機。核心交換機應當全部采用模塊化結構,必須擁有相當數量的插槽,具有強大的網絡擴展能力,以保護原有的投資。模塊化結構擁有更強勁的性能、更大的靈活性和可擴充性,可以根據現實或者未來的需要選擇不同數量、不同速率和不同接口類型的模塊,以適應千變萬化的網絡需求。
核心交換機配置標準:
1、可擴展性應當包括兩個方面:(1)插槽數量。插槽用于安裝各種功能模塊和接口模塊。由于每個接口模塊所提供的端口數量是一定的,因此插槽數量也就從根本上決定著交換機所能容納的端口數量。另外,所有功能模塊(如超級引擎模塊、IP語音模塊、擴展服務模塊、網絡監控模塊、安全服務模塊等)都需要占用一個插槽,因此插槽數量也就從根本上決定著交換機的可擴展性。(2)模塊類型。毫無疑問,支持的模塊類型(如LAN接口模塊、WAN接口模塊、ATM接口模塊、擴展功能模塊等)越多,交換機的可擴展性越強。僅以局域網接口模塊為例,就應當包括RJ-45模塊、GBIC模塊、SFP模塊、10Gbps模塊等,以適應大中型網絡中復雜環境和網絡應用的需求。
2、背板帶寬:帶寬是交換機接口處理器或接口卡和數據總線間所能吞吐的最大數據量,就像是立交橋所擁有的車道的總和。由于所有端口間的通信都需要通過背板完成,所以背板所能提供的帶寬,就成為端口間并發通信時的瓶頸。帶寬越大,提供給各端口的可用帶寬越大,數據交換速度越大;帶寬越小,給各端口提供的可用帶寬越小,數據交換速度也就越慢。也就是說,背板帶寬決定著交換機的數據處理能力,背板帶寬越高,所能處理數據的能力就越強。因此,背板帶寬越大越好,特別是對那些匯聚層交換機和中心交換機而言。若欲實現網絡的全雙工無阻塞傳輸,必須滿足最小背板帶寬的要求。
3、轉發速率:網絡中的數據是由一個個數據包組成,對每個數據包的處理要消耗資源。轉發速率(也稱吞吐量)是指在不丟包的情況下,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數據包數量。吞吐量就像是立交橋的車流量,是三層交換機最重要的一個參數,標志著交換機的具體性能。如果吞吐量太小,就會成為網絡瓶頸,給整個網絡的傳輸效率帶來負面影響。交換機應當能夠實現線速交換,即交換速率達到傳輸線上的數據傳輸速度,從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交換瓶頸。對于千兆位交換機而言,若欲實現網絡的無阻塞傳輸,每個千兆線速端口的包轉發率為1.488Mpps,每個百兆端口的包轉發率為0.1488Mpps。
4、四層交換:第四層交換用于實現對網絡服務的快速訪問。在四層交換中,決定傳輸的依據不僅僅是MAC地址(第二層網橋)或源/目標地址(第三層路由),而且包括TCP/UDP(第四層)應用端口號,被設計用于高速Intranet應用。四層交換除了負載均衡功能外,還支持基于應用類型和用戶ID的傳輸流控制功能。此外,四層交換機直接安放在服務器前端,它了解應用會話內容和用戶權限,因而使它成為防止非授權訪問服務器的理想平臺。
5、模塊冗余:冗余能力是網絡安全運行的保證。任何廠商都不能保證其產品在運行的過程中不發生故障。而故障發生時能否迅速切換就取決于設備的冗余能力。對于核心交換機而言,重要部件都應當擁有冗余能力,比如管理模塊冗余、電源冗余等,這樣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網絡穩定運行。
6、路由冗余:利用HSRP、VRRP協議保證核心設備的負荷分擔和熱備份,在核心交換機和雙匯聚交換機中的某臺交換機出現故障時,三層路由設備和虛擬網關能夠快速切換,實現雙線路的冗余備份,保證整網穩定性。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帶來的 什么是核心交換機?核心交換機配置標準 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在閱讀完本文后對核心交換機有了基本的認識,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裝修咨詢,請點擊進入裝修知識頻道。
更多相關精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