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墻顧名思義就是承受重量的一堵墻,承重墻對于房子的結構有很重要的運用,在裝修的時候一定不能隨便去動彈,避免引起安全隱患。 但是有的業主在裝修的時候往往分不清楚哪座墻屬于承重墻。下面裝修之家的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承重墻和非承重墻怎么區分吧 !
承重墻和非承重墻怎么區分
1、看圖紙。建筑施工圖中的粗實線部分和圈梁結構中非承重梁下的墻體都是承重墻。現場察驗墻體上無預制圈梁的肯定是承重墻。非承重墻體一般在圖紙上以細實線或虛線標注,為輕質、簡易的材料制成的墻體,非承重墻一般較薄,僅做隔斷墻體用。
2、通過聲音判斷:敲擊墻體,有清脆的大回聲的,是輕墻體,而承重墻應該沒什么太多的聲音。
3、通過厚度判斷:在戶型圖的非承重墻的墻體厚度明顯畫得比承重墻薄,一般在10厘米厚左右。承重墻都較厚,僅次于外墻。厚度和它一樣的基本都是承重墻,其厚度一般在24厘米左右。 一般來說,承重墻體是磚墻時,結構厚24cm,寒冷地區外墻結構厚度為37cm,混凝土墻結構厚度20cm或16cm,非承重墻12cm、10cm、8cm不等。
4、通過部位判斷:外墻通常都是承重墻;和鄰居共用的墻也是。一般的非承重墻在衛生間、儲藏間、廚房及過道。
承重墻厚度標準是多少?
1、我們需要知道的事新建的所謂承重墻一般都叫做剪力墻。當然根據JGJ3-2002,2007年印刷版本 7.1.2的第7條,短肢剪力墻的界面厚度不得小于200mm 7.2.2。
2、一般剪力墻一、二級抗震要求,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或剪力墻無支長度的1/16,且不小于200mm;其他部位的數據是1/20,160mm 無端柱或翼墻的一字形剪力墻的數據是:底部加強1/12,180mm;其他部位1/15,120mm
3、三、四級抗震要求,底部加強部位不應小于或剪力墻無支長度的1/20,且不小于160mm;其他部位的數據是1/25,160mm 非抗震要求,不應小于或剪力墻無支長度的1/25,且不小于160mm 上述是構造要求,無法滿足只能通過計算。
拆改房子墻體留意事項
1、留意只能拆改非承重墻
裝飾拆改前,一定要理解哪些墻體是能拆的,哪些是不能拆的,不然結果不勝幻想。能夠拆的墻,只要非承重墻,非承重墻通常對比薄,大致10公分厚,通常在戶型圖上都會標明這些墻體。
2、留意思考改造電路管線
在拆之前,也要對電路的改造方向具體思考。通常墻體中都帶有電路管線,要留意不要粗野施工,弄斷電路。
3、增加新墻依據情況挑選資料
高樓通常都采用構造構造,即外墻承重,內墻通常是輕體構造墻,內墻只充任間隔效果,對承重作支持用甚小。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是承重墻和非承重墻怎么區分拆改房子墻體留意事項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為有需要的朋友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家裝資訊,請繼續關注裝修之家網。
更多相關精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