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抹灰工程指用抹面砂漿涂抹在基底材料的表面,具有保護基層和增加美觀的作用,為建筑物提供特殊功能的系統施工過程。接下來就跟隨裝修之家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外墻抹灰施工方案,外墻抹灰施工的工藝流程的相關內容吧!
外墻抹灰施工方案一、施工準備:
1、主要的材料:E100封底漆、325水泥、E1662彈性漆、膠帶、砂布、791膠;
2、主要機具:簡便水平器、線包、毛滾、噴槍、小拉毛專用滾、涮子、開刀等。
外墻抹灰施工方案二、作業條件:
1、門窗按設計要求安裝好,并堵抹洞口四周的縫隙。
2、墻面基層處理完畢,并符合設計工藝要求,按抹灰面標準驗收,滿足噴涂條件,完成雨水管卡、設備洞口管道的安裝,并將洞口四周用水泥砂漿抹平,所有的墻面需晾干。
3、雙排架子或活動吊藍,要符合國家安全規范要求,外架排木距墻面320cm.
4、所有的成品門窗要提前保護。
外墻抹灰施工方案三、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
墻面基層處理、驗收→ 彈線、分格、粘條→刷封閉底漆 → 粘貼分割線 → 使用專用毛滾進行拉毛→刷彈性漆二道 → 刷面漆一道 → 局部修補
2、基層處理:
基層驗收合格后,做局部的修補。
要求:平整、光滑、無油污、無裂紋、無空洞、無砂眼、 角平整、順直。
3、刷封底漆:
將封閉底漆滾刷基層上,要求涂刷均勻、無漏刷。
4、粘貼分割線:(建議)
為保證進行拉毛效果的均勻,建議使用膠條進行分割線粘貼。
5、專用毛滾進行拉毛:
要求:使用專用毛滾進行拉毛,應保證花式均勻,無節塊、無連片。拉毛完成后,應讓其自然干燥4小時左右,保證表干的基礎上進行彈性漆涂刷。
6、刷彈性漆兩道:
要求:可按需要加入清水5%(體積比)涂刷均勻,無透底現象。在刷漆之前,要求基面達到平整、光滑,線條平直。然后刷彈性漆。
7、刷面漆一道:
要求:可按需要加入清水5%(體積比)。均勻、無漏刷現象,分色線要線條清晰、平直、順直。
8、檢查施工質量,對局部污染或其他環節進行修補。
外墻抹灰施工方案四、質量標準:
1、 保證項目:
產品的品種、顏色、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并按技術交底施工。
2、要求成品表面無明顯接槎、漏涂、透底、流墜等現象。
外墻抹灰施工方案五、成品保護:
1、在施工中,將門窗及不施工部位遮擋保護。
2、嚴禁從下往上的施工順序,以免造成顏色污染。
3、拆架子或落吊藍時,嚴禁碰損墻面涂層。
4、已施工完的成品,嚴禁蹬踩,以防污染。
外墻抹灰施工方案六、應當注意的質量問題:
1、接槎現象:
主要原因是由于涂層重疊,面漆深淺不一所。造成因此在施工中要避免接槎現象,可采取以下措施。
(1)應把接槎甩在分格線上。
(2)施工最好一次成活,不要修補,這就需要層層驗收 ,嚴把質量關,以免造成接槎現象。
2、空鼓和裂縫現象:
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底層抹灰沒有按工藝要求施工所造成的,因此在施工前,應按水泥砂漿抹灰面交驗的標準來檢查驗收墻面,否則,面層平涂不能施工。
3、面層出現楞子現象:
主要原因:在現澆砼施工中,由于模板接縫所造成楞子,因此在面層施工以前,抹灰工序要對這些接縫進行修正,達到抹灰面的標準。以避免面層施工后出現此現象。
外墻抹灰施工方案七、質量記錄:
1、產品的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
2、質量檢驗評定記錄
外墻抹灰施工方案八、外墻面建筑涂料施工:
新建墻面涂料施工:
建筑外墻涂裝的底層要求足夠的養護期,新的水砂漿混凝土表面必須經過合理的養護時間,讓其“吐堿”,充分干燥。底層表面應干燥、堅實、牢固,不應有起砂、裂縫、疏松等缺陷。
施工方法:
外墻涂裝不宜大面積批刮膩子,膩子層不宜太厚,材料采用聚合物水泥膩子。一般采用一遍底涂,二遍面涂施工。根據工程質量要求可以適當增加面涂遍數。涂裝施工一般自上而下進行,每一遍涂刷應以分割線、墻面、陰陽角交接處或落水管為界。
操作工具:
一般采用輥涂、刷涂或有氣噴涂和無氣噴涂。
(一)操作流程
基層處理→澆水濕潤基層→找規矩、做灰餅、標筋→抹底灰、中灰→彈分格線、嵌分格條→抹面灰→起分格條-養護。
(二)施工要點
1.抹灰順序。外墻抹灰應先上部,后下部,先檐口再墻面。高層建筑,應按一定層數劃分一個施工段,垂直方向控制用經緯儀來代替垂線,水平方向拉通線。
大面積的外墻可分片同時施工,如果一次抹不完,可在陰陽交接處成分格線處間斷施工。
2.找規矩、做灰餅、標筋:先在墻面上部拉橫線,做好上面兩角的灰餅,再用托線板按灰餅厚度吊垂線,做下面兩角的灰餅,然后分別在上部兩角及下部灰餅間橫掛小線,每隔1.2-1.5m做出上下排灰餅,拉上豎向通線,再按每步腳手架的高度補做豎向灰餅,將灰餅面相連,做出橫向標筋或豎向標筋?;绎灱皹私罹?:3水泥砂漿抹成,其大小宜為50㎜見方塊體和50㎜寬條狀。門窗口上沿、窗臺及柱子應拉通線,做好灰餅及相應的標筋或標志。
3.抹底層、中層灰:底層、中層灰比例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用1:3水泥砂漿或1:6水泥混合砂漿。墻面澆水濕潤后,先在標筋之間薄抹一層5~8㎜厚的底灰,用力將砂漿擠入磚縫內,底層應凝結后接著抹中層灰,應略高于兩邊的標筋用刮扛靠著兩邊由上向下刮平,用木抹子搓抹平整,用小竹帚掃毛表面,或用鋼抹子順手劃毛,以便抹面層灰;如在兩種不同的基層上抹灰,宜在接頭處鋪設一層鐵絲網,網邊離接頭處應大于100㎜,鐵絲網鋪在底灰中間。
4.彈分格線、嵌分格條。待中灰干至6—7成干時,按要求彈出分格線,鑲嵌分格條。分格條兩側用素水泥漿(最好摻l07膠)與墻面抹成45.角,橫平豎直,接頭平直。
5.抹面層灰:抹面層灰前應要據中層砂漿的干濕程度濕潤。面層灰抹厚度5~8㎜,并應比分格條稍高。抹灰后先用刮扛刮平,緊接著用木槎平,再用鋼抹子初步壓一遍。待稍干,用軟毛刷蘸水按同一方向輕刷一遍,以保證顏色一致。砂漿終凝前再用鋼皮抹子認真按要求壓光。面層要求搓毛時,再用刮扛刮平,用木抹子搓磨出平整、粗糙、均勻的表面。搓磨時,一邊用掃帚灑水,一邊用木抹子圈搓磨,搓磨用力應輕重一致,方向相同,以達到顏色及抹紋一致。
6.做滴水線。窗臺、雨蓬、壓頂、格口等部位,應先抹立面,后抹頂面,再抹底面。頂面應抹出流水坡度,底面外沿邊應做出滴水線槽,滴水線槽一般深入10mm,上口寬7㎜,下口寬10㎜.窗臺上面的抹灰層應伸入窗框下坎的裁口內,堵塞密實。
7.拆除分格條。拆除分格條的時間可在面灰抹好之后。若采用“隔夜條”的罩面層。必須待面層砂漿達到適當強度后方可拆除:
8.養護:面層抹完24小時后,應澆水養護,養護時間應根據氣溫條件而定,一般應不少于7天。
以上就是外墻抹灰施工方案,外墻抹灰施工的工藝流程的詳細解答,不知道大家對裝修之家網小編的介紹是否滿意。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相關方面的精彩內容,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家居百科版塊!
更多相關精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