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買房子的時候,大家都會在網上查一些資料,也會去售樓處去看看戶型圖或者樣板間,但是有一個問題就出現了,有的房子公攤能達到30%,也就是說買一個90平米的房子,實際使用面積才只有60多平米,這是為啥呢?這時候就會涉及到一個得房率的問題。不了解的朋友不要著急,關于得房率是什么意思,小編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但是您也要清楚,得房率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哦!
一、得房率是什么意思?
得房率的意思,專業的介紹就是:供用戶支配的面積與每一戶的建筑面積之間的比率,通俗一點講,就是套內面積與銷售總面積的比。一般會因為層數的不同而不同,高層的比值就會低一些,多層就比較高。有朋友就覺得,得房率越高就越好嘍?其實這樣說不太妥當,需要根據小區的樓梯寬度、電梯數量等等因素來確定這個得房率的高低。
二、得房率受什么因素影響?
通過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得房率的影響因素最直接的就是公攤,所謂公攤,就是每家每戶分攤出來的共同使用或者占有的公共面積。一般分為兩大塊:
一塊就是包括電梯間、樓梯間、變電室或者垃圾道等等為整棟樓居民提供服務的公共用房面積;
另一塊就是每一個單元之間的隔斷墻以及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三、得房率越高越好嗎?很顯然是不對的!
得房率就是套內面積與銷售面積之比。
套內面積就是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銷售面積就是套內面積+公攤面積。
得房率其實不是越高越好,太高就會降低居住質量,太低就是提高居住面積的單價,一般多層住宅的得房率在85%—90%之間,小高層住宅是80%—85%之間,高層住宅就比較低了,75%—80%之間,公寓的話就更低。
通常,得房率在80%左右是最舒服的,公共部分不會太多,也比較寬敞,相對會比較實惠一些。一般的多層在88%左右,高層是72%左右,辦公樓就是55%。
不要盲目的追求過高或者過低的得房率,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裝修之家網小編為大家介紹得房率是什么意思的相關知識,就是希望大家在購房的同時,多了解一些相關知識,能夠是您的居住更加的舒適與愜意!更多相關方面的精彩內容,還請您持續關注我們的房產百科版塊!
更多相關精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