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在水中生長的植物,今天裝修之家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常見的水生植物的種類以及水生植物的特性!
水生植物的種類
水生植物的種類非常多,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將其分為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不同類型的水生植物其喜水性各不相同,并且外觀呈現狀態也是各不相同的。
挺水植物:荷花、碗蓮、蘆葦、香蒲、茭白、水蔥、蘆竹、水竹、菖蒲、蒲葦、黑三菱等等。
浮水植物:睡蓮、鳳眼蓮、浮萍、萍蓬草、荇菜、慈姑、菱角、芡實、小浮蓮。主要是蓮科植物。
沉水植物:苦藻、黑藻、金魚藻、狐尾藻、燈籠藻、眼子菜、刺藻、貍藻。 主要是水草類。
挺水草本植物:美人蕉、梭魚草、千屈菜、再力花、水生鳶尾、紅蓼、狼尾草、蒲草、澤瀉。適于水邊生長的植物。
水生植物的生存特點
水環境與陸地環境迥然不同。水環境具有流動性、溫度變化平緩、光照強度弱、含氧量少等特點。水生植物在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了許多與水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因而能夠繁衍自己,并在整個植物類群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
水環境的光照強度微弱,所以水生植物的葉片通常較薄,有的葉片細裂如絲或是呈線狀;有的呈帶狀;有的葉子寬大呈透明狀。葉綠體不僅分布在葉肉細胞中,還分布在表皮的細胞內,并且葉綠體能夠隨著原生質的流動而流向迎光面,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水中的微弱光照進行光合作用。
水環境中的含氧量不足空氣中的1/20,適應于缺氧環境,水生植物都具有發達的通氣系統。蓮藕葉片的氣孔可吸取空氣中的氧,氧進入葉片,其氧濃度高于蓮藕各個器官的氧濃度,氧則通過葉柄那四通八達的通氣組織向地下擴散,以保證地下器官的正常呼吸和代謝的需要。這種通氣系統是屬于開放型的。金魚藻的通氣系統則屬于封閉型的,植物體內可貯存自身呼吸時釋放的二氧化碳,以供光合作用的需要,同時又能將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貯存起來,以滿足呼吸時的需要。
水生植物體細胞間隙很大,巨大的空腔構成連貫的系統并充滿空氣,既可供應生命活動需要,又能調節浮力。
水生植物很容易得到水分,因此它們輸導組織的維管束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退化。根一般不發達,葉表面沒有角質層加厚、蠟質或栓質。水分充足對水生植物是個有利條件,但水過多也會產生不良后果,所以水生植物都具有排水器,它既能把多余的水排出體外,又能源源不斷地得到水體的無機營養物。
許多沉水植物體形的大小隨水的深度而變,例如狐尾藻在10厘米深的水中,它只有10厘米高,節間非常短,但在2米深的水中,其植株可高達2米以上。植物對水深度的適應性非常強。
由于有豐富的水,所以水生植物的營養繁殖占重要地位。被折斷的金魚藻、水浮萍等都可以長成新株,蘆葦和蓮的根狀莖也能產生新株,有的通過特殊的冬芽來繁殖。水生植物也可以進行有性繁殖。
許多水生植物的種子和果實是通過流動的水傳播的。如芡實的果實里有較多的種子,每粒種子的外面包著兩層發育良好并充滿空氣的假種皮。當果皮腐爛后,種子散出浮于水面,隨水漂流,直到假種皮破壞,才失去浮力沉于水底,在泥中越冬,翌年發芽生長。
水生植物種植要素
1)因地制宜,合理搭配
根據水面的大小、深淺,水生植物的特點,選擇集觀賞、經濟、水質改良為一體的水生植物。
(2)數量適當,有疏有密
水生植物的面積不應超過水面的1/3左右。
(3)控制生長,安置設施
為了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長,常用方法是將水生植物設置在種植床或種植缸內,以點綴水面,在較大面積時,可用磚或混凝土砌成栽植臺。
關于常見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以及水生植物的種類的生存條件等等就給大家介紹到這,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有關水生植物的知識,請繼續關注國內最專業裝修網站——裝修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