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不僅可以當藥使用,還可以美化室內環境凈化空氣,雖然蘆薈比較好養,但是還是需要了解一下蘆薈怎么養才長得好,下面裝修之家裝修網小編將為大家帶來蘆薈的養殖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蘆薈怎么養才長得好?
蘆薈的養殖方法1、土壤:養殖蘆薈的盆土應具有排水、保水、透氣和蓄肥的良好性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生長不良。常用的盆土配方是:腐殖質、園田壤土、河沙的比例為2:2:1,也可用木屑或熟煤灰代替河沙。此外盆土要求比較清潔衛生,栽植前可用必滅速等對土壤進行消毒、滅菌處理。
蘆薈的養殖方法2、選苗:選苗是蘆薈養殖的關鍵,健壯的蘆薈苗,應該是葉片短而厚實,顏色深綠,并帶有四根以上自生根的。
蘆薈的養殖方法3、選盆:盆栽蘆薈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為透氣性差,易爛根。用新盆前應用水浸透,否則上盆后澆水不易把盆滲透,半干半濕的盆壁會傷新根。
蘆薈的養殖方法4、上盆:上盆即載種到盆中,上盆應在春夏季進行,冬季不宜上盆,溫度太低,不利于新根發生。上盆前可在盆底先放一塊碎瓦片,壓在盆底的透水孔上,既能保持排水,又不會將盆土漏出。上盆時,先把蘆薈苗在盆中央放正,盡量讓根系 舒展,填土覆蓋根部后,再輕輕將苗向上提一提,并稍微壓實,使根上下左右與盆土緊密接觸,再將盆土加至與盆沿保持2~3厘米為止,注意盡量將苗扶正。最后慢慢向盆內澆透水。
蘆薈的養殖方法5、換盆:盆栽蘆薈養殖一般1~2年就要換盆一次,每年春天4~5月和秋季9~10月進行換盆為好。在換盆時要保持完好的土團,盡量不傷根系。換盆以后,還需放在半陰處養護一段時間,在完全緩苗后再移到有陽光處養護。
蘆薈的養殖方法6、溫度:蘆薈怕寒冷,因其原本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沙漠環境中。在室溫5度時時蘆薈停止生長,零度時,生命過程會發生障礙,蘆薈養殖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5℃,濕度應為45~85%。
蘆薈的養殖方法7、澆水:蘆薈被稱為“旱不死的植物”,所以不澆少澆水一般影響不大,但如果土中積水,就會導致根爛淹死。冬季里可15到20天澆一次水,可適當增加葉面噴水,盡量少澆水,保持盆土干燥;春季,一般5到7天澆一次水,澆水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夏天,需要2到3天澆水一次,還應注意少受烈日暴曬,減少水分的損失;秋季的蘆薈澆水方法基本與春季相似,同時要使盆土有干有濕。
蘆薈的養殖方法8、日照: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除了初植的蘆薈不宜曬太陽(養殖半個月左右的),只能在早上見見陽光外,其它時間可多曬太陽,曬得多才越生長得好。
蘆薈的養殖方法9、肥料:要想養殖長得好,肥料是不可缺少的,蘆薈可用氮磷鉀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肥料,而為了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可盡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如餅肥、雞糞、堆肥等。
蘆薈的養殖方法10、越冬養護:如果將盆栽蘆薈放在室內,一般都能安全越冬。要牢記5℃是蘆薈越冬的最低安全線,當溫度在在5℃以上時,要采取一些相應的保暖措施。冬季要盡量少澆水甚至不澆水,可適當進行葉面噴水,并盡量讓盆栽蘆薈多見陽光。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帶來的 蘆薈怎么養才長得好?蘆薈的養殖方法 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在閱讀完本文后對于蘆薈怎么養有了基本的認識,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裝修咨詢,請點擊進入裝修知識頻道。
更多相關精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