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瓷磚脫落是裝修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尤其是裝修了很多年的老房子。如果裝修才兩三年就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瓷磚鋪貼后出現脫落的話,在排除樓體出現變動外,那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和施工及所用粘接材料不合格有關系,那就讓裝修之家網的小編來為你介紹一點有關外墻瓷磚脫落的10大原因吧!
一、外墻瓷磚脫落的10大原因
1、水泥砂漿粘貼瓷磚,瓷磚未進行充分泡水:
瓷磚吸收掉水泥砂漿中的水分→水泥砂漿過快的失水凝固→水泥砂漿黏結力降低→瓷磚脫落。
2、瓷磚泡水充分,但取出后備用時間過長:
瓷磚浸泡吸收的水分散失→瓷磚吸收掉水泥砂漿中的水分→……(同第一條)→瓷磚脫落
3、水泥砂漿鋪貼時,墻面未做拉毛處理,導致瓷磚空鼓脫落
4、干燥的墻面未預先灑水浸濕:
墻面過快吸收水泥砂漿中的水分→水泥砂漿過快凝固→水泥砂漿黏結力下降→瓷磚空鼓脫落
5、瓷磚未干就進行勾縫,在填充勾縫劑過程中造成人為的松動。
6、水泥砂漿涂抹不均,造成瓷磚空鼓,磚背面的水泥砂漿與空鼓部位的空氣對瓷磚的作用力不一樣,最終導致瓷磚松動脫落。
7、瓷磚鋪貼時未做好各層的固定,導致在干固過程中出現下墜,進而導致脫落。
8、墻面基層、找平層或拉毛層未處理好,出現空鼓脫層,從而導致瓷磚鋪貼上去后松動脫落。
9、水泥、沙子的質量不合格或者混合比例不符合要求。
10、使用瓷磚粘結劑鋪貼瓷磚,摻入水泥沙子,導致粘結劑效力降低,從而導致瓷磚松動脫落。
二、防止外墻瓷磚脫落
(1)防止外墻瓷磚脫落——面磚質量的選擇。對外墻面磚的選擇,除吸水率、耐凍性應符合規范或設計要求外,還要對那些有外觀缺陷、缺楞、掉角、翹曲、裂紋的面磚必須逐塊挑出,可備作切割小塊使用。
(2)防止外墻瓷磚脫落——基層處理要好。在面磚粘貼前,必須根據所掛垂線,確定基層的合理厚度。對墻體凸出超限部分要及時鑿掉; 對凹進過甚的墻體,也應分層補平抹好,以保證粘結層厚度在10~15mm之間,并注意基層抹灰表面要用木抹作粗糙處理,以得到粘結層與面磚的最佳結合。
(3)防止外墻瓷磚脫落——保證粘結和勾縫砂漿強度。要求配比準確,攪拌均勻。粘結層砂漿一般可選用1:1.5~2的水泥砂漿,如摻加水泥重量2%的107膠,效果更好;面磚勾縫砂漿可選用1:1配比,砂子要過細篩。
(4)防止外墻瓷磚脫落——保持基層與面磚在粘貼前都有一定的濕度。做到基層在粘貼前2h澆一遍水;面磚在粘貼前做到吸足水后表面晾干。
(5)防止外墻瓷磚脫落——按標準工藝貼壓面磚。即在找好規矩(掛線、找平、規方、彈線、預排、分格)的基礎上, 將選好的面磚最好先用少量砂漿在面磚背面刮一下,以增加面磚與粘結層的結合, 然后按粘結層實際預留厚度打滿灰,按面磚粘貼的準確位置和磚縫間隙一步基本擺磚到位,并用鏟灰木柄或專用木錘輕輕敲打, 待整排面磚貼完后,再在靠尺的檢測下, 對面磚逐塊找平,敲實,要避免反復移動,揉壓面磚。
(6)防止外墻瓷磚脫落——注意特殊部位面磚的合理搭接壓向。其重點是對所有頂部臨邊部位,如陽臺、欄板、雨棚、腰線、窗臺、檐口及女兒墻壓頂等,除必須做好流水坡外,還應采取平磚蓋立磚的蓋頂法;對其下部滴水區,則必須采取立磚擋平磚的做法, 并做好邊沿的鷹嘴處理。
(7)防止外墻瓷磚脫落——跟班檢查?,F場質量檢查人員必須根據上述操作要點和外墻面磚質量驗收標準,對所貼面磚跟班檢查。 做到每步架一看,每層樓一檢,特殊部位細查,有缺陷隨時糾正。
外墻瓷磚脫落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那些即將要裝修或者是準備裝修的朋友們帶來幫助,相信看了的朋友,也有所了解了吧!同時,對于小編的闡述大家還滿意嗎?如果您還想要了解更多有關裝修方面的資訊,請繼續關注裝修之家網!
更多相關精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