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新房裝修好了,我們準備自己好好檢查一下,主要想檢查那些需要做好防水的地方,請問哪些地方是需要做好防水工作的呢?
第一、裝修時有哪些地方需要做防水?
1、重鋪地磚的地面
廚房衛生間地面重新裝修時,防水層最容易被破壞。裝修時要盡量保護好原有的防水層,一旦破壞就要及時修補,重新做防水層。
2、與洗浴設備臨近的墻面
洗臉盆,水槽使用時水會濺到臨近的墻上,如果沒有防水的保護,墻壁容易潮濕發生霉變。因此在鋪前面瓷磚之前,一定要做好墻面的防水處理。
3、墻面與地面、上下水管與地面的接縫處
滲漏多發生在穿過樓層的管根、地漏、衛生潔具及陰陽角等部位。原因是管根、地漏等部位松動、粘結不牢、涂刷不嚴密或防水層局部損壞、部件搭建長度不夠所造成。這些邊邊角角是最容易出現滲漏的地方。
4、內埋水管的墻壁
在墻壁內埋水管,應做大于管經的凹槽,槽內抹灰圓滑,然后在凹槽內刷防水涂料,進行防水處理。
5、排污口和地漏
廚衛的地面必須坡向地漏口,以使排水流暢,不積水。衛浴間防水材料尤其重要,裝修時應盡量避免改動原來的排水和污水管及地漏位置。
第二、防水怎么做?
1、更換地磚時,將原來的地磚鑿去后,應先用水泥砂漿抹平,用防水涂料用毛刷、刮板或滾筒將漿料均勻涂于潮濕的基面上,防止漏涂和砂眼,待第一層干透后再涂第二層。注意施工過程中對漿料保持間斷性攪拌,防止沉淀,已拌好的漿料應在20-40分鐘內用完。
2、非沉重的輕質墻體,至少要做到1.8米高,最好整面墻都做防水。與淋浴位置臨近的墻面防水也要做到1.8米高,與浴缸相鄰的墻面防水涂料的高度也應高于浴缸的上沿。
3、要注意薄弱部位細部節點的施工,防水涂料一定要涂抹到位。管道、地漏等穿越樓板時,其空洞周邊的防水層必須認真施工。上下水管一律要做好水泥護根,從地面起向上刷10~20厘米的防水涂料,然后在地面在做防水層,組成復合型防水層,以增強防水性能。
水性漆是一種不含有機溶劑的涂料,它是以水為稀釋劑。里面沒有甲醛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是一種很環保的油漆。這種漆,漆膜豐滿,看起來晶瑩透亮。它的柔韌性也特別好,除此之外,防水性也不錯。一般來講,水性漆適用于木器、塑料、玻璃等多種材質。
家裝做防水,我們一般需要做廚房,衛生間,陽臺,屋頂包括如果你家是在底樓,那么所有的地面包括1.5米以下的墻面都是需要做防水防潮處理的。
不過不同的防水部位,建議需要使用不同性質的防水材料,像廚房和衛生間因為面積狹小,管道眾多的特點建議使用廚衛防水漿料就可以了。
而陽臺,屋頂則需要K11防水漿料柔韌型+砂漿防水劑結合施工,這樣才能經受日曬雨淋的侵蝕,滿足防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