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櫥柜選購誤區有哪些?
誤區1、櫥柜規劃成問題
裝修完再買櫥柜:櫥柜安裝是最后一步,不少人存在誤區認為廚房裝修完再買櫥柜也不遲,結果等到櫥柜到位了,已經是裝修后的幾個月,急著入住的朋友會等得十分惱火。更重要的是裝修后才訂櫥柜,看上的款式可能因為無法配合煤氣、水管等位置而必須放棄。
裝修前請櫥柜廠家測量尺寸,確定櫥柜的樣式和型號,在櫥柜預留管線接口,裝修時也需要準確露出管線,以便櫥柜進場安裝。
柜體越多越有用:廚房空間有限,不少業主認為盡量多安裝柜體,讓廚房有更多的收納空間,但過多的柜體補不但占據活動空間,更讓廚房顯得沉重壓抑。
一般來說櫥柜占據廚房地面空間不超過1/2為宜,一旦超過了一般,廚房空間會變得擁擠;另外,吊柜與地柜的比例以不超過1:1.3的比例最佳,吊柜與地柜之間的距離在65-70cm左右最為合理。
誤區2、重視櫥柜外觀
忽視廚房功能性:不少年輕朋友在櫥柜選擇上更加重視外觀的時尚,忽視其最實際的功能――儲藏,以至櫥柜進家后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沒位置放,各種雜物堆放在廚房,再時尚的櫥柜也成為陪襯。
小家電、各類鍋具、餐具刀具、調味料和主糧雜糧等都是廚房必須收納的物品,如此繁多零碎的物品,最需要的是一個收納功能強大的櫥柜。因此,櫥柜選購時優先考慮收納功能,其次才是外觀。
“樣本至上”心態:部分朋友挑選櫥柜時,在看中某品牌后到賣場逛一圈,選定款式下訂單,以為這樣就搞定了嗎?其實賣場上顏色酷炫的樣本櫥柜,有時候搬到家里就不是這么回事了,櫥柜的效果還會受到廚房的環境、采光、裝修色調影響。
樣板櫥柜在賣場的燈光和明亮的環境下,看起來是華麗麗的,但最為理想的選購標準是,根據自家廚房的風格、色調、采光、尺寸等來挑選櫥柜顏色和材質。如:小廚房不建議用邊緣造型夸張的櫥柜產品;中式廚房不建議用復雜雕花的門板。
誤區3、細節不重要
盲目相信品牌:一般在挑選櫥柜的時候都建議消費者挑選正規品牌,但是并不說盲目地相信這些品牌,畢竟“無奸不商”,不少品牌都會打著與某品牌合作等的口號,但消費者卻不清楚是否真的有這些合作,甚至不清楚這些產品的質量是否可靠。
在選擇正規櫥柜品牌的同時,也需要仔細考察櫥柜品質,一般通過板材、臺面、鉆孔、封邊等的工藝來鑒別。好的櫥柜板材、臺面結實耐磨了,鉆孔和封邊做得十分精細。
五金配件不重要:櫥柜是使用五金配件最多的建材之一,五金配件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櫥柜的使用壽命,有些業主不明白這個道理,選購時候只關注外觀、板材和臺面的質量,結果使用越久,五金配件成為櫥柜破舊的主要原因。
挑選櫥柜時,可以先看看它所使用的五金配件品牌,一般五金配件的質量也會影響著櫥柜的價格,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選用檔次稍高的五金配件,讓櫥柜更加耐用。
誤區4、忽略櫥柜實際質量
輕信“環保”認證:涉及到板材使用,櫥柜的環保性也就收到了消費者的關注。只要到賣場逛一圈就會發現不少“全環?!薄癊0級箱體”“避免甲醛釋放的防撞條”等的東西,其實這其中有不少都是商家的炒作,消費者購買后才發現,原來這些所謂的“環?!敝皇且粋€概念。
櫥柜的環保性與板材的環保性能、加工工藝和安裝技術等有關系,從實際操作上講,100%環保的櫥柜是很難做到的,購買時候還是以中國環保標志認證的“十環認證”為準。
選面板只看表層性能:現在櫥柜面板的性能越來越多,防水、防火、無劃痕等,這些性能其實都是面板的表層性能,而實際用到的板材才是最為重要的。許多不了解的消費者就是被這些性能蒙騙了雙眼,忽略了實質性的東西。
誤區一 盲目選擇開放式
現在的戶型設計,多將廚房面積加大,或是與餐廳連為一體,許多人也仿效國外的廚房設計,把廚房設計成餐廚一體化,這種設計固然有其積極的一面,但考慮到國人的飲食習慣,專家建議這種設計還是慎用,可以把烹飪灶臺“關閉”起來,四周用玻璃材質,既不擋視線,也可以阻隔油煙。
誤區二 油煙機不實用
從目前市場反饋信息看,很多平板油煙機都不太適合國情。因為集煙罩太淺或根本就沒有集煙罩,來不及抽走的油煙外溢擴散嚴重。時間一長,油膩將附著在柜面或墻面上。廚房的衛生就成為另一個讓你頭疼的問題。
誤區三 用劣質五金件
櫥柜上的五金件可以說是整體廚房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比柜體板材、臺面還要重要,它直接影響著櫥柜的整體質量,基于國外廚房發展的多年經驗,五金件的好壞已成為區別櫥柜好壞的重要標志。
誤區四 操作區不合理
裝修廚房是一定要強調實用性的,不僅要結合操作流程對操作區進行合理布置,還有臺面高度、柜體高度和厚度、燈光的亮度等問題,都要根據業主的具體需要進行調整。家中“主廚”的意見非常重要,盡可能在全盤考慮后,再與櫥柜設計師進行深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