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產權面積是什么?它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房屋的產權面積系指產權主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建筑面積。房屋產權面積由直轄市、市、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確權認定。
房地產權證書的房屋面積是按建筑面積計算的,要包括公攤面積(陽臺、樓梯間、走道、管道間……),陽臺一般是按一半的面積來計算的。樓梯間的公共面積都要公攤的,目前有一個可以用來考量的概念,即住宅樓公攤系數。住宅樓公攤系數計算方法為:需要公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總和除以參加公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然后用各單元參加公攤的建筑面積乘以分攤系數,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攤面積。其中,需要公攤的面積要由產權部門測繪隊實地測量。
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是建筑面積。建筑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1)建筑面積:指建筑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2)使用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3)輔助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占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4)結構面積: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的墻、柱等結構所占面積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