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設計要求哪位能說一下?誰清楚?
從某種意義上說,設計是工程的成敗之本,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充滿挑戰性的工作,一個優秀的弱電設計更是如此。然而,目前國內的弱電設計工作現狀還不容樂觀,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
(1) 弱電系統的子系統多,所牽涉的高新技術多,現有的理論體系,規范不很完善,有些焦點問題還未形成定論,目前成功的、值得借鑒推廣的工程建設經驗寥寥,這些是造成目前弱電設計難度大的客觀原因。
(2) 優秀設計人員的匱乏及其廣大設計者的素質亟待提高則是人為原因。現在的一些弱電設計者往往是閉門造車,嚴重脫離實際和用戶需要,一味地追求高標準、高檔次,設計千篇一律,毫無特色與新意,這些設計造成許多弱電工程"先天不足"。弱電的高科技性與復雜性需要設計者(特別是總設計師)有高素質,他至少具有廣博的計算機、通信、電氣、水、暖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有豐富的設計經驗與技巧和對新技術敏銳的前瞻能力。
(3) 與其它土建、水暖專業不同,弱電設計在實際工程中很容易受其它專業、單位人員的制約這是專業性質所決定的。如:往往在工程后期設計才能全面展開,造成設計時間緊張,來不及深思熟慮;工程實施中招投標行為規范,系統產品隨意變更,造成許多設計工作的浪費;施工圖與裝修嚴重脫節,用戶要求的不恰當、不明確,使設計人員做了很多的無用功;用戶功能隨時變更,更給設計帶來很多的不便。
(4) 人們(包括許多業主,政府主管部門、一些甲級設計院、大型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工程公司)對整個弱電設計存在誤區,對設計的程序、過程、內容不很明了,在整個設計"接力棒"中,設計者間的水平存在差異,設計分工還不合理。
綜上分析,要使弱電設計面貌有個質的改善,除了需要全行業加大投入,積極促進弱電專業的理論深入研究、通過各種途徑(特別是高校行動起來)積極培養出高素質設計人才這兩項需長期努力外,另一個很重要的、成效較快的辦法就是改變觀念,理順整個建設工作程序,加強宣傳與規范,使人們對弱電設計的程序、過程、內容由混沌走向明了,并充分保證設計人員素質的一致性,就能改觀弱電設計的被動局面,如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讓大家都了解并都遵守規矩程序,才能使設計走向規范化。那么,一個典型、完善的弱電設計應包括哪些步驟與內容呢?我想至少應包括規劃設計、總體設計、詳細(工程施工)設計以及修改與擴充設計四大部分,并且弱電設計工作應貫穿工程的全過程。
1 規劃設計為了使設計更加合理,就必須做好設計前的準備工作,規劃設計就是這樣一個很重要但又很容易被人輕視的工作,它包括:用戶需求分析、提出規劃(初步)設計方案和可行性研究三步。用戶需求分析:設計者應首先通過與業主口頭交談、討論和分析研究收集用戶對弱電系統所提出的設想、要求和問題,限定弱電系統所達到的目標。在此基礎上,設計者整理用戶的需求,對業主的要求明確化、定量化,形成科學的、嚴格的、可操作的具體目標,即:從功能、性能、實施和費用等方面結合現有的產品和各類相關技術確定系統目標。
規劃(初步)設計:在確定系統目標基礎上,設計者應圍繞用戶需求和建筑物的功能,從宏觀角度對弱電系統的總體規模和性能指標、各個子系統的規模和性能指標、所選用的技術和如何實現等進行敘述和論證。使用戶系統有一個總體概念和了解,對今后的實施和經費做到中心有數,同時它也是系統分析階段的文檔資料。規劃設計方案一般包括:目標系統的總體概貌、目標系統的總體結構、各子系統的描述。其中各子系統的描述包括:系統目標、系統布線結構、系統實施計劃、系統經費概算。規劃設計方案要注意以圖文并茂的形成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設計意圖充分表達出來,以供有關決策和技術人員作為論證和評價的基礎。
可行性研究:在規劃設計方案出臺后,則要進行可行性研究,即主要對該弱電系統建設的必要性、技術的先進性、經濟的合理性作出明確的判斷,只有在調查判斷過程中,確認建設該系統符合上述三條時,才可進行下一步設計。
1.1 建設的必要性
許多弱電子系統具有很高的優越性,但必須注意并非一切情況都可選擇該系統,應當根據使用部門的實際情況,在十分必要的場合安裝此系統??傊ㄟ^調查,初步確定不同的技術方案,然后再通過方案對比證明安裝此弱電系統具有明顯優點時,才可實行,而對于一些可以用其它裝置或方法進行的場合,就不要安裝該子系統。
1.2 經濟的合理性
經濟的合理性包括兩個含義,一是設備的選型和工程的投資費用合理;二是系統建設的投入產出合理。即:建設該子系統,從經濟效益上應當是合算的,也就是說系統本身的折舊費和維修費的總和應當小于使用這種系統在提高生產(工作)效率、提高產品
兩個設計規范
1、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T50314-2006
2、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