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獨立柱基基坑底部開挖:達到設計要求的進入持力層深度;坑底積水、淤泥、松土清排干凈;坑底平整。
(2 )人工挖孔樁樁孔底部開挖:達到設計要求的進入持力層深度;擴大頭直徑、高度等幾何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孔底積水、淤泥、沉渣清排干凈;孔底曲面平滑。
(3 )獨立柱基鋼筋網片的安裝就位:鋼筋保護層墊塊的厚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4 )人工挖孔樁鋼筋籠和承臺、地梁體系鋼筋骨架的安裝就位:鋼筋籠頂部標高和周邊保護層符合設計要求且固定牢固;鋼筋骨架底部和側面保護層墊塊設置 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5 )混凝土配料和攪拌:水泥、砂、石質量合格;含泥石子清洗干凈;有配合比掛牌,混凝土標號正確,計量方法準確;混凝土坍落度符合配合比通知單要求。
(6 )混凝土澆搗: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模板灑水濕潤;混凝土澆筑厚度符合規范要求;振搗有序且密實, 表面平整。 (7 )混凝土試塊制作和試壓:標養試塊和同條件養護試塊同時在現場監理見證下隨機取樣制作;分別符合養護條件;見證送檢試壓。
(8 )混凝土養護:及時覆蓋上表面和周邊并澆水養護,夏季防曬,冬季防凍,養護時間7 天以上。
(9 )基礎回填土:坑底積水和雜物清排干凈;分層回填分層夯實或碾壓;分層見證隨機取樣作密實度檢測。 (1 )框架梁柱縱向鋼筋和箍筋的安裝就位和綁扎:鋼筋種類、規格、數量和位置符合設計要求;縱向筋接頭方法、位置和數量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 )梁、柱節點:縱向鋼筋的互相穿插和錨固長度符合設計要求;箍筋加密區范圍和間距符合設計要求。 (3 )框架邊柱頂部梁柱節點:外包縱向鋼筋的相互交叉關系和錨固長度符合設計指定的抗震設計標準圖集節點大樣圖號。
(4 )梁、柱、板鋼筋保護層的控制方法:水泥砂漿墊塊厚度符合設計要求,間距適當、固定可靠、墊塊強度好、壓不碎。
(5 )樓板騎梁(含陽臺、雨蓬)上部負彎矩鋼筋上面保護層的控制:采取鋼筋鐵馬凳或加厚混凝土墊塊等方法可靠設置;澆搗混凝土時鋪設架空腳手板,嚴防踩踏上部鋼筋網。 (6 )混凝土配料和攪拌:質量監控要點具體內容同地基與基礎分部的第(5 )條。 (7 )混凝土澆搗:質量監控要點具體內容同地基與基礎分部的第(6 )條。
(8 )混凝土試塊制作和試壓:質量監控要點具體內容同地基與基礎分部的第(7 )條。 (9 )混凝土養護:質量監控要點具體內容同地基與基礎分部的第(8 )條。
(1 0 )框架柱、構造柱側面和填充墻連接錨拉筋的設置:錨拉筋規格、間距、長度和預埋方法按設計和審定的施工方案可靠設置。
(11)墻內構造柱縱向鋼筋上下端和框架梁的連接方法:按設計要求在框架梁上下面預埋;位置準確。
(1 2 )填充墻頂部砌筑方法:隔天砌筑;組砌方法按設計和規范執行,以保證墻體和框架梁連接成整體。
(1 3 )鋼筋保護層檢測:在監理的見證下,按2001 系列新規范的要求在砌墻和抹灰之前,由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框架柱、梁和樓板受力主筋的保護層進行實地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
監理方案
(一)編寫依據
1、有關建設的工程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房屋建設工程施工旁站監理管理辦法(試行)》。
2、技術標準、規范、規程,主要有《建設工程監理規范》、《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建筑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
3、合同:《建設工程監理合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4、設計文件:工程地質勘察資料、經批準的設計文件、圖紙。
5、施工及監理文件: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和監理規劃。
(二)旁站監理人員的職責
1、檢查施工企業現場質檢人員到崗,特殊工種人員持證上崗以及施工機械、建筑材料的準備情況。旁站監理人員應當與施工單位質檢員共同旁站,一是免于監理人員充當施工單位的質檢員,二是便于及時處理工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旁站監理人員應與施工單位質檢人員共同在旁站監理記錄上簽字確認。
2、在要求實施旁站監理的關鍵部位、關鍵工序,進行現場跟班監督,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和設計文件及經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特別是檢查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旁站監理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發現施工人員違反強制性標準行為的有權責令立即整改,發現其施工活動已經或可能危及工程質量的應當及時向總監理工程師匯報。
3、檢查現場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檢查報告,并且現場監督施工方進行檢驗或委托具有資格的第三方進行復驗。
4、按規定的內容和范圍實施旁站監理的同時做好旁站記錄和監理日記,保存旁站監理原始資料。工程竣工驗收時,旁站監理記錄應及時歸檔。
你好,旁站監理是指監理人員在工程階段監理種,對隱蔽過程和下一道工序完成后,難以檢查的重點部位的施工質量實施全過程現場跟班監督活動。旁站監理是工程監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保障工程質量有重要的作用。
旁站監理的范圍包括:建筑材料、工程澆筑。
旁站監理的內容有:施工準備情況、施工自然條件的符合性、施工操作過程、施工原材料見證送樣、現場平行試驗、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施工記錄檢查、旁站監理記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