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選購瓷磚的原則是:一看、二聽、三滴水、四尺量。
一、看外觀。瓷磚的色澤要均勻,表面光潔度及平整度要好,周邊規則,圖案完整,從一箱中抽出四五片察看有無色差、變形、缺棱少角等缺陷。
二、聽聲音。用硬物輕擊,聲音越清脆,則瓷化程度越高,質量越好。也可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瓷磚一角,輕松垂下,用右手食指輕擊瓷磚中下部,如聲音清亮、悅耳為上品,如聲音沉悶、滯濁為下品。
三、滴水試驗。可將水滴在瓷磚背面,看水散開后浸潤的快慢,一般來說,吸水越慢,說明該瓷磚密度越大;反之,吸水越快,說明密度稀疏,其內在品質以前者為優。
四、尺量。瓷磚邊長的精確度越高,鋪貼后的效果越好,買優質瓷磚不但容易施工,而且能節約工時和輔料。用卷尺測量每片瓷磚的大小周邊有無差異,精確度高的為上品。
另外,觀察其硬度,瓷磚以硬度良好、韌性強、不易碎爛為上品。以瓷磚的殘片棱角互相劃痕,察看破損的碎片斷裂處是細密還是疏松,是硬、脆還是較軟,是留下劃痕,還是散落的粉末,如屬前者即為上品,后者即質差。
一、等級瓷磚有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等外品的區別,因價差較大,需要認真比較,是否所標等級與實際質量、等級基本相符,是否有清晰的產品合格證、商標和質檢標簽等。
??二、外觀好的瓷磚無凹凸、鼓突、翹角等缺陷,而應邊直面平,邊長的誤差不超過0.2~0.3厘米,厚薄的誤差不超過0.1厘米,否則為劣質瓷磚。買優質瓷磚不但容易施工,鋪出的效果平整美觀、質量上乘,而且還能節約工時、輔料,并且經久耐用。應注意邊長超過0.2厘米以上的瓷磚混進一等品瓷磚的包裝中,還應檢查是否有缺釉、裂紋、剝皮、損傷、殘缺或粘附有雜質等現象。
??三、釉面如瓷磚的釉面均勻、平整、光潔、亮麗、色澤一致者為上品;如瓷磚表面有顆粒、不光潔,顏色深淺不一、厚薄不均甚至凹凸不平、呈云絮狀者則為次品。
第一步:看瓷磚的吸水率
瓷磚吸水率很好,后期你家會長期潮濕,嚴重影響家人健康,也就是傳說中的風濕病了。所以,在買之前鑒別一下瓷磚的吸水率還是很有必要的。把你帶來的礦泉水,倒到瓷磚的正反兩面,細心觀察水的滲透情況,十幾分鐘過,如果水還沒吸地去,說明你慧眼識磚,挑選到了優質的瓷磚。
第二步:看瓷磚的平整度
瓷磚平整度不好,后期鋪好后會起翹。輕則敲掉起翹的瓷磚重新貼,重則你可能要把所有的瓷磚的敲掉,重新買。但造成瓷磚起翹有兩個原因,一是瓷磚本身不平整;二是泥工師傅手藝不好。如果到時候你的地面出了問題,扯起皮來,這雙方就會像踢皮球一樣,把問題踢來踢去,最后損失的還是你自己。所以在買瓷磚的時候就一定要辨別好,瓷磚表面是否平整。
地板磚的好壞鑒別很專業,提醒您注意:
一、要查看瓷磚的坯體顏色是否純正。這一招很簡單,主要觀察瓷磚的背面顏色是否均勻、一致。質量較好的瓷磚,坯體顏色統一、勻稱。
二、要觀察瓷磚橫切面的顆粒是否細膩。消費者要注意,這里所說的橫切面不是指瓷磚四周的裁切面,而是指瓷磚斷片的斷裂處。一般來說,斷裂處細密,硬脆,色澤一致的為上品。因為顆粒細膩的瓷磚防水能力強;而顆粒較大的瓷磚,水分容易浸入,影響品質。
三、要注意釉層的厚度。瓷磚釉面就是我們所說的瓷磚的整面,而釉層厚度就是釉面橫切面的厚度。釉料是瓷磚造價中最貴的材料,釉層越厚,自然品質越好。
四、要聽。輕敲瓷磚,注意聽聲音是否清脆。如聲音清亮、悅耳為上品,如聲音沉悶,為次品。
五、要試水。消費者可以在瓷磚背面倒上一些水,注意觀察瓷磚吸水的快慢。幾分鐘之后,再看正面水留下的印子是否明顯。水散開后浸潤得慢的瓷磚密度大,而且水留印子不明顯,視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