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包括:橫截鋸、風車鋸、單片鋸、壓刨、四面刨、全自動指接機、拼板機、寬帶刨砂機、精密裁板鋸等。
流程:橫截——縱解(縱剖)——刨光基準面——刨光——指接——拼板——定厚刨砂——齊邊。
指接板工序流程:
1、地基與基礎。開挖基坑(基槽)→做基礎→回填。
2、主體結構。要看是什么結構形式,磚混、鋼筋混凝土、鋼結構等,磚混結構:砌磚→澆筑構造柱、圈梁→現澆(預制)頂板;鋼筋混凝土簡單:綁扎鋼筋(柱、梁板)→支模板(柱、梁板)→澆筑混凝土→填充墻;鋼結構:加工、安裝鋼柱→加工、安裝鋼梁、鋼架→屋面板。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3、屋面。分剛性、柔性屋面,水泥砂漿、混凝土屬于剛性屋面;卷材、防水涂料等屬于柔性屋面。
4、裝飾與裝修。分幾部分:地面、墻面、門窗安裝等。
5、設備管道包括:電纜電線、燈具安裝;給排水管道器具;通風空調設備與管道安裝;暖氣;消防等。
1:切削加工原材料
將木材切削成不同形狀的單元,按一定方式重新組合為各種板材,可以改善木材的某些性質,如各向異性、不均質性、濕脹及干縮性等。大單元組成的板材力學強度較高,小單元組成的板材均質性較好。精確控制旋切單板的厚度誤差,可提高出材率2~3%。切削出的刨花形態影響刨花板的全部物理力學性能;纖維形態對纖維板的強度同樣有密切關系。板材最終的鋸切、磨削等也影響產品的規格質量。
2:干燥板材
干燥工藝包括單板干燥、刨花干燥、干法纖維板工藝中的纖維干燥,及濕法纖維板的熱處理。干燥的工藝和過程控制與成材干燥有所不同。成材干燥的過程控制是以干燥介質的相對濕度為準,必須注意防止干燥應力的產生;而人造板所用片狀、粒狀材料的干燥則是在相對高溫、高速和連續化條件下進行的,加熱階段終了立即轉入減速干燥階段。單板及刨花等材料薄,表面積大,干燥應力的影響甚小或者不存在;此外干燥的熱源,大都是用蒸氣或燃燒氣體。紅外線干燥能量消耗太大,每蒸發1千克水需要5500~18000千焦;而蒸氣干燥僅需4200~5000千焦。高頻干燥優點是被干物料含水率高時的干燥速度快、終含水率均勻,但干燥成本過高。
3:施膠
包括單板涂膠、刨花及纖維施膠。單板涂膠在歐洲仍沿用傳統的滾筒涂膠,美國自70年代起許多膠合板廠已改用淋膠。中國膠合板廠也用滾筒涂膠。淋膠方法適宜于整張化中板和自動化組坯的工藝過程。刨花及纖維施膠現在主要用噴膠方法。4:成型和加壓膠合板的組坯
刨花板纖維板的板坯成型和加壓都屬于人造板制造的成型工藝。木材學對木材構造的研究揭示了木纖維在天然木材中的排列方式有層次性和方向性,因而能承受自然界對木材所施加的一定限度的外力。人造板制造工藝的演變,無疑受到這一認識的影響:刨花板、纖維板板坯層次由單層改變為3層及多層結構;板坯中刨花及纖維的排列也由隨機型趨向于定向型;而膠合板的相鄰層纖維方向互相垂直排列則改善了木材在自然生長條件下形成的各向異性缺點,提高了尺寸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