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磚鋪設工藝流程:
1、彈線:先吊垂直和方正,根據墻體的規格和尺寸與設計要求,彈出貼磚控制線或分格線。
2、貼標準點:依據垂直和方正吊線用泥餅貼標準點,控制墻磚的出墻厚度和平整度。
3、選磚、排磚,對墻體進行挑選,預排,確定非整磚部位,對門窗洞口上下和兩側要事先計劃磚排列方法。
4、浸磚: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取出陰干備用。5鑲貼墻磚:根據彈線留出的掃地磚分格并安放靠尺,從分格線自下向上逐行鑲貼,在磚體背面滿鋪水泥砂漿,砂漿厚度6-15㎜,貼上后用橡皮錘敲擊至四角平整,調整橫豎縫隙和平整度。
6、通縫:一排墻磚鑲貼穩固后,用開刀進行通縫,清除縫內殘存水泥砂漿。
7、勾縫:用白水泥或勾縫劑調成膏狀,先勾水平縫,后勾豎縫。
8、如果磚縫小于3㎜或無縫鑲貼,用勾縫劑做擦縫處理,擦縫后,用軟布或棉絲將墻磚表面擦拭干凈。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一、看外觀。瓷磚的色澤要均勻,表面光潔度及平整度要好,周邊規則,圖案完整,從一箱中抽出四五片察看有無色差、變形、缺棱少角等缺陷。
二、聽聲音。用硬物輕擊,聲音越清脆,則瓷化程度越高,質量越好。也可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瓷磚一角,輕松垂下,用右手食指輕擊瓷磚中下部,如聲音清亮、悅耳為上品,如聲音沉悶、滯濁為下品。
三、滴水試驗。可將水滴在瓷磚背面,看水散開后浸潤的快慢,一般來說,吸水越慢,說明該瓷磚密度越大;反之,吸水越快,說明密度稀疏,其內在品質以前者為優。
四、尺量。瓷磚邊長的精確度越高,鋪貼后的效果越好,買優質瓷磚不但容易施工,而且能節約工時和輔料。用卷尺測量每片瓷磚的大小周邊有無差異,精確度高的為上品。
你好個人覺得客廳墻面鋪磚挺好的使用這種方法裝修,會讓客廳的檔次看起來提升很多,而且當下的貼墻磚有許多設計圖樣可以供業主挑選,住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歡的風格,來選擇瓷磚背景墻的圖案,本土式風格,歐美風格,古典風格等等,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圖片作為背景墻,真正做到個性定制。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助
1、先確定自己家都哪些部位準備用瓷磚,畫出詳細的圖紙并標明尺寸,并算出每個鋪不同磚區域的單獨面積。主要包括地面面積、墻面面積、拐角起棱處的面積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考察市場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參考借鑒瓷磚的樣板間,并對喜歡的款式顏色按尺寸型號對號入座,看能不能用上。
2、根據自己的家庭結構和喜好確定自己需要使用瓷磚的風格,并到市場上粗略考察確定相應的感覺定位。因為用什么樣的磚要考慮入住者的喜好,同時還要進一步確定是用亮光磚還是亞光磚,防滑程度如何,顏色風格如何定位等。
3、在市場上粗略考察時弄清楚常見墻、地磚的尺寸規格;目前瓷磚的尺寸規格比較多,如常見的:300*300、300*450、300*600、600*600等,但盡量要挑選些常見和通用的尺寸規格,這樣不會被擁有該尺寸的某品牌或商家局限,能放開手腳選擇并設計。
4、自己按鋪磚區域的圖紙結合常見墻、地磚的尺寸規格計算該鋪多大尺寸的磚適合,并確定瓷磚規格;鋪多大規格的磚是門學問,說法也很多,選正確了即好看又省磚。個人認為用”門當戶對“來形容應該差不多,通常來說,鋪磚區域大就選大規格的磚,區域小就選小規格的磚。比如家衛生間、廚房和陽臺都小,那就選最小規格的磚,否則鋪不了幾塊大磚就鋪滿了,那該多難看,而且更反托出面積小了。
方法:
1、如果只有兩三塊瓷磚掉落,還有種處理辦法就是將墻面和掉落的墻磚處理干凈,將墻磚放回位置,然后用502膠水淋到墻磚四周。
2、要解決墻磚掉落問題,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將墻磚撬掉重新鋪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