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手來說,分辨真假很麻煩,多摸,多看,多玩,過手的東西多了,就會分辨了。網上的那些劃線,泡酒精,水擦看顏色,都對,但是對于新手來說都沒用,因為很多木材都有相似的特征,對于不了解小葉的新手來說,沒有對比,你分不出顏色的區別。所以那些方法根本分不出真假來。對于老手來說,看看表面就知道了,沒必要用那么麻煩的方法。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你找個會辨識的朋友幫你掌掌眼?;蛘哒乙粋€信得過的賣家買東西。
一:紫檀比重大于水,即使是一顆珠子,若是紫檀也會沉于水中,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但除紫檀之外還有很多木頭都可沉水,所以不能作為絕對的鑒別方法,還要繼續下一步。
二:取一木片或將木珠在白紙上劃,若是紫檀則有桔黃色的劃痕。
三:取木屑或木塊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十二小時以上可見水的最上層(水的最上層和玻璃杯壁附近最明顯)有藍色機油般熒光現象,時間久則更明顯,此步主要排除“大葉紫檀”等其他酸枝木和非紫檀屬木材,若有熒光現象繼續下一步。
四:將紫檀木塊放入裝有酒精的容器中,會有紅色紫檀素呈煙霧狀從紫檀木中滲出。
五:橫切面上看生長輪,若是紫檀則生長輪不明顯。
六:觀察表面顏色。若是紫檀則新剖面為桔紅色,久則為紫紅至深紫,隨著氧化時間的不同顏色會有變化。也可以在新制作不久的紫檀上貼不透明膠布一塊,一周后將膠布撕掉,被膠布遮蓋的位置會與周邊顏色明顯不同。
七:看紋理。若是紫檀則紋理交錯,有的局部卷曲(牛毛紋)。
通過以上步驟的檢驗就可確定這種木材是小葉紫檀,若有其中任何一步明顯不符合則可判定不是小葉紫檀。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印度小葉紫檀產自印度,豆科紫檀屬,中文正式名稱為檀香紫檀,大多數人稱印度紫檀或小葉紫檀,是明清家具種最為貴重的材料之一,也是目前國內昂貴并且有價無市的材料。色澤上而言尼檀稍淺一些,但是因為剖面新舊氧化的程度不同我們不能以顏色淺談來作為判斷的標準。酒精鑒別我們發現兩種材料同時會有散色印度紫檀尤為明顯。原因,印度紫檀的油性要大于尼檀。油性,也就是很多玩友說的光澤度,當然這個和后天的打磨保養也有一定關系,如果是成品從這點判斷也相對困難。有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十檀九空”。講的就是小葉紫檀,說法是夸張了一些,但是告訴人們小葉紫檀經常會出現空心的現象,有些商家為了節省材料將空心的原木直接做成了筆筒,這也就是為什么市面上還有多一些正宗的小葉紫檀筆筒在流通,當然價格是不會低的。講了這么多到底如何來辨別呢?由于環境限制我沒有安排同樣剖面的圖片,這幾張還是從別人那里“借”來的,如果有機會一定補上。尼泊爾紫檀和印度小葉紫檀一樣都有牛毛直紋,相比較牛毛直紋粗大同時棕眼也大,由于密度較小重量上也會稍輕與印度紫檀。據說尼檀是沒有氣味的,但是我認為氣味是不應該作為辨別。原因是我前幾年在廣東親眼看到有人將海黃木屑蒸餾提煉出來的油多次涂抹滲透其他材料進行偽造。稍稍扯遠,外觀,尼檀和印度紫檀的差別非專業一般辨別會比較困難,再加上尼泊爾與印度接壤成了很多商家忽悠人的借口。再來講講印度小葉紫檀和尼泊爾紫檀的淵源,應該算是近代野史。大家都知道現在印度小葉紫檀再印度出口是經過嚴格控制的,所以國內價格炒得極高。而從印度運到中國有兩條路,一是從馬來、迪拜、日本等地轉運過來,另一條路比較危險,從印度到尼泊爾再到中國,需翻越喜馬拉雅山。后者運費相較低,中國商人富貴險中求,大部分都是走的這一條通道。這樣一來尼泊爾人不干了,你從印度拿的東西從我這里過一下拿到中國就掙到大把的鈔票,我在這里辛辛苦苦給你搬來搬去就賺點小小的運費,太寒磣啊。于是就從印度弄了大批的紫檀回來自己種(我覺著不靠譜紫檀自然生長從苗到成才至少是需要50年到100年,如果人工培育或許會縮短一些吧),也有人說,是有個尼泊爾農民上山砍柴無意中砍刀了尼檀回家做了個鋤頭,一天抗肩上大街上走,被一個中國商人看見了買了下來,再后來就傳開了。當然這些只是野史,真假無從考究,寫下只為博一笑。
“五步紫檀鑒別法”。
第一步是“看”
對照紫檀木的紋理特征,仔細察顏觀色。最好準備不同紋理的兩三塊正宗紫檀樣板,比較著看,看多了就找著識別紫檀紋理的感覺了。
第二步是“掂”
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過掂,看其是否達到紫檀木(該體積應該達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過程中注意手感。一般來說,掂紫檀物件的數量超過八百件,手感就有了。什么是手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第三步是“聞”
用小刀刮一刮木茬,聞一聞木屑的氣味?!疤聪阕咸础庇械奈⑾悖绻阄哆^濃或者無香氣都可疑?!氨R氏黑黃檀”有酸香味,氣味比較濃。
第四步是“泡”
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鋸沫。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為紫紅色,上面有熒光。紫檀木屑用酒精泡過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第五步是“敲”
用正宗的紫檀木塊,最好是“紫檀鎮尺”,輕輕敲擊紫檀物件,聽其聲音如何?紫檀木的敲擊聲清脆悅耳,沒有雜音。
掌握“看”、“掂”、“聞”、“泡”、“敲”五步紫檀鑒別法需要有個熟悉的過程,如果有行家指點,這個過程會大大縮短。鑒別紫檀有無捷徑,其實可說無也可說有。無捷徑是說扎扎實實地積累;有捷徑就是:勤看、勤掂、勤聞、勤泡、勤敲。用一張稍厚點的白紙(勁量白點)拿紫檀在白紙上劃一下,真的會留下一條淺紅的劃痕。
注意: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破壞性,所以看成品紫檀還要根據經驗從棕眼的大小,顏色,密度,紋理上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