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在國內正式投入使用其實也有十多年的歷史了。由于產品母料進口渠道的繁雜和產品市場價格的昂貴,生產廠家往往有意識地將產品市場開拓的重點目標,聚焦在大型市政工程,如地鐵、隧道、涵洞、水庫等,以保證資金能及時回籠,相對民建工程而言,產品或施工價格也有上浮的余地,久而久之,給產品使用者形成了一個誤區,似乎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只能應用于地鐵等大型項目的地下工程,而不適宜于民用建筑。其實,隨著此類產品進口原料價格的逐年下降,隨著生產廠家對產品利潤追逐的心態平衡,隨著國標的實施和設計部門的理解支持,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應用范圍已越來越廣泛。
產品特性
1.無機材料,永不失效的防水系統。
2.可長期耐受高水壓-高達300米水頭。
3.自愈合性能,可以自愈合0.4mm混凝土裂縫。
4.背水面施工性能卓越,解決大量地下室滲漏問題。
5.無毒、環保,防腐,耐酸堿,可以提高混凝土強度。
6.無需找平層和保護層,節省工期,加快工程進度,施工綜合成本大大降低
7.永不失效的防水系統,當其他防水系統失效后可繼續工作
8.具有滲透功能,能通過化學反應滲透到混凝土內部參生結晶體堵住混凝土的毛細孔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是1942年德國化學家LauritzJensen(勞倫斯·杰遜)在解決水泥船滲漏水的實踐中,產生與發明的。歐美稱為:Capillary/CrystallineWaterproofingMaterials,簡稱CCCW。CCCW1965年從歐洲引進到日本、韓國等地,由于其綜合性能及性價比優于其他類型的防水材料,該材料迅速成為全世界最主流的防水材料之一,占據具大的市場份額。日本防水涂料協議會會長小新井治美對其的評價是:“對環境保護,對人類生存均顯其優的防水材料”。CCCW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中溶出的硅酸離子隨著表層水在混凝土中滲透擴散,與混凝土中的鈣離子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鈣水化物(枝蔓狀結晶體),結晶體充滿毛細管孔隙并與混凝土結合成整體,堵塞混凝土內部的毛細孔道,從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止水滲漏。并且,CCCW具有催化特性,一旦遇水可以不斷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結晶體不斷生長并填充混凝土內部的毛細孔隙,因此,混凝土結構即使局部受損發生滲漏,在遇到水后也會產生結晶作用自行修補愈合(0.4mm的裂縫)。根據實驗,CCCW產生的結晶體可以修復0.4mm的裂縫,所以,對于0.4mm的裂縫CCCW具有自我修復愈合的作用,不需要做其他的防水層修補,CCCW具有多次抗滲和自我修復的特點和性能,并且具有極強的抗壓能力,最高可達3.0MPa,防水層和混凝土表面形成完整的體系,不會分離,并且材料可以充分吸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來參與其結晶反應,不會發生空鼓現象。由于具有透氣不透水的特點,因此可以和混凝土結構同步進行養護。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是以特種水泥、石英砂等為基料,滲入多種活性化學物質制成的粉狀剛性防水材料。與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學物質通過載體水向混凝土內部滲透,在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結晶體,堵塞毛細孔道,從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