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分辨黃花梨就是為了認識海黃,我簡答跟您介紹一下怎么分辨海南黃花梨手串吧,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可以直接百度私信我,第一首先味氣味,海南黃花梨氣味辛香、清幽、吸入鼻孔感覺舒暢不已。其他黃花梨香氣中夾有酸味、臭味等談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紋路海南黃花梨紋理線條流暢、生動;其他黃花梨紋理線條相對生硬、呆板,總體圖案缺乏意象;色彩海南黃花梨色彩多樣,除主色調為金黃色外,還有黃白、紫、褐、紅、黑以及它們之間的任意組合甚至多種組合于一塊木料中,海南黃花梨畫面總體潔凈,尤如明心見性的清純山水畫;細密度海南黃花梨比重總體不如大葉紫檀、小葉紫檀,但比其他黃花梨密實比重大。因此海南黃花梨橫切面毛孔細小,縱切牛毛紋細小。手感海南黃花梨經高標號砂紙打磨、拋光后其手感在所有材質中都堪稱天下第一。因其毛孔細、油質多、柔韌性好,材質可不按走向隨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觸象撫嬰兒肌膚,這也是海南黃花梨深受喜愛的主因之一。光澤海南黃花梨體內含豐富油質。因此打磨后光潔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搖晃或隨著視野挪移,面上瑩光會騰挪閃躍,其外表常如綢緞面,瑩光閃爍明顯。鬼臉所謂“鬼臉”就是結節、疙瘩。所有木材其實都有只不過它們生長快速,比如杉木結節很大就不起眼。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但海南黃花梨的鬼臉更多、鬼臉更豐富而多姿。其實不論是海黃還是小葉紫檀單純靠聽是學不會的,我看到網上有很多種實驗,什么水試驗啊,酒精試驗,或者聞味道,往白紙上畫道等等都是破壞性很嚴重的實驗,而且一點依據也沒有,因為酸枝,大葉紫檀都能做到這些的,而且由于空氣氧化造成變色基本這幾種實驗他們三種木材都能同時做到,這樣就好辦了,紫檀密度大,紋理細,酸枝跟大葉紫檀紋理都比較粗糙,您如果拿不準注意的話就買重的,紋理細的。一般2.0的手串65克基本肯定是小葉紫檀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大葉,這就得多看紋理了,我個人認為如果對紫檀不是很了解的新手可以先不要急于入手,多學、多聽、多看,找個行家帶帶,用不了一個月就可以分辨真假小葉紫檀了。
1.緬甸花梨,又名草花梨,草花梨是網上大家用來冒充海南黃花梨最多的木材,草花梨具有漂亮的榴疤紋理.顏色也和海黃相近,所以網絡上用這個冒充海南黃花梨的最為普遍。
2.用紫檀柳(并非小葉紫檀而是一種雜木)紫檀柳冒充海南黃花梨由來已久了,紫檀柳有著很高的密度和黃花梨油性非常相似.其底色和紫油梨也是非常的相似!讓很多買家真假莫辯,紫檀柳的密度非常的好很壓手,紫檀柳好心裂(就是心部一般都會裂開,而黃花梨則比較少有這個情況,)并且紫檀柳的光澤度更高。
3.用老撾黃花梨老撾花梨是近幾年剛出現在國內的一種木材,.老撾黃花梨顏色比較接近海黃的新料和糠梨.老撾花梨的紋理單一,一般以我們所說的芝麻點出現,有的和海南黃花梨的芝麻點非常相似,芝麻點也是非常好看的紋理.非常容易騙過我們新入手的買家。
4.用越南黃花梨其實越南黃花梨一直處在較為尷尬的位置,越南黃花梨也是被列入國家紅木寶典的,到現在也是瀕臨滅絕的一種植物,市面上找不到大的材料,越南黃花梨的價位遠高于前面幾種冒充的木材,而且越南黃花梨的收藏市場看好價格接近海南黃花梨,一串好的鬼臉越南黃花梨上萬的也是正常的!所以越南黃花梨可以是最為常見的冒充海南黃花梨的木材,但是越南冒充海南的話如果價位合適也是可以入手的,但是這要看您是否懂行。
黃花梨為制做紅木家具的上好木材,市場上現存的較少。平常我們能夠見到的多是產自越南的黃花梨。由于越南與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個緯度上,所以越南黃花梨與海南黃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產自越南東部,與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對兩種木材進行識別,可參考如下五點:
一、相對而言,海南黃花梨木質細密溫潤,越南黃花梨木質粗糙導管(棕眼兒)明顯。
二、海南黃花梨降香較明顯,而越南黃花梨氣味辛辣。
三、海南黃花梨紋理舒展流暢,常見虎皮狀紋理,越南黃花梨紋理缺少規律,雜亂無章。
四、顏色上二者也有區別,海南黃花梨顏色均勻,通常為暗紅色,越南黃花梨紋理之間色差明顯,常為淺黃色。
五、從材料上看,越南黃花梨樹材粗大,海南黃花梨直徑普遍較小。現在見到的越南黃花梨心材直徑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黃花梨,直徑通常不超過30厘米。上述兩種木材的區別都是相對而言的,而且都是要在對木材局部刨光以后進行鑒別才行。這種鑒別雖然有一定的難度,對黃花梨產地的分辨而言,寫的再多也無法起到關鍵作用,我一直尋找可以分辨黃花梨產地的簡單方法,但目前的各種實驗都難以區分,只是在各種光的照射效果中偶然發現在紫光照射下可以發現膠補的工藝處理問題,但對材質的區分目前還是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其中很多感受都難用文字描述得清楚,需要大家在實踐中結合我的描述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