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線槽平整無扭曲變形,內壁無毛刺,接縫處緊密平直,各種附件齊全. 2)線槽連接口處應平整,接縫處緊密平直,槽蓋裝上應平整,無翹角,出線口位置正確. 3)線槽經過變形縫時,線槽本身應斷開,線槽內用連接板連接,不得固定,保護地線應有補償余量,線槽CT300*100以下與橫旦固定1個螺栓,CT400*100以上必須固定2個螺栓. 4)非金屬線槽所有非導電部分均應相應連接和跨接,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并做好整體連接. 5)敷設在豎井內的線槽和穿越不同防火區的線槽,按設計要求位置設防火隔堵措施. 6)直線端的鋼制線槽長度超過30m加伸縮節,電纜線槽跨變形縫處設補償裝置. 7)金屬電纜線槽間及其支架全長應不小于2處與接地(PE)或接零(PEN)干線相連接. 8)非鍍鋅電纜線槽間連接板的兩端跨接銅芯接地線,接地線最小允許截面積不小于BVR-4 ??mm. 9)鍍鋅電纜線槽間連接板的兩端不跨接接地線,但連接板兩端不小于2個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墊圈的連接固定螺栓.
1、電纜橋架作為布線工程的一個配套項目,目前尚無專門的規范指導,個生產廠家的規格程式缺乏通用性,因此,設計選型過程應根據弱電各個系統纜顯得類型、數量,合理選定適用的橋架。
(1)確定方向:根據建筑平面布置圖,結合空調管線和電氣管線等設置情況、方便維修,以及電纜路由的疏密來確定電纜橋架的最佳路由。在室內,盡可能沿建筑物的墻、柱、梁及樓板架設,如許利用綜合管廊架設時,則應在管道一側或上方平行架設,并考慮引下線和分支線盡量避免交叉,如無其它管架借用,則需自設立(支)柱。
(2)荷載計算:計算電纜橋架主干線縱斷面上單位長度的電纜重量。
(3)確定橋架的寬度:根據布放電纜條數、電纜直徑及電纜的間距來確定電纜橋架的型號、規格,托臂的長度,支柱的長度、間距,橋架的寬度和層數。
(4)確定安裝方式:根據場所的設置條件確定橋架的固定方式,選擇懸吊式、直立式、側壁式或是混合式,連接件和緊固件一般是配套供應的,此外,根據橋架結構選折相應的蓋板。
(5)繪出電纜橋架平、剖面圖,局部部位還應繪出空間圖,開列材料表。
2、如與電力電纜橋架合用時,應將電力電纜和弱電電纜各直一側,中間采用隔板分隔。
3、弱電電纜與其它低電壓電纜合用橋架時,應嚴格執行選擇具有外屏蔽層的弱電系統的弱電電纜,避免相互間的干擾。
4、其它安裝
(1)電纜橋架由室外進入建筑物內時,橋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0。
(2)電纜橋架與用電設備交越時,其間的凈距不小于0.5m。
(3)兩組電纜橋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設時,其間凈距不小于0.6m。
(4)在平行圖上繪出橋架的路由,要注明橋架起點、終點、拐彎點、分支點及升降點的坐標或定位尺寸、標高,如能繪制橋架敷設軸側圖,則對材料統計將更精確。直線段:注明全長、橋架層數、標高、型號及規格。拐彎點和分支點:注明所用轉彎接板的型號及規格。升降段:注明標高變化,也可用局部大樣圖或剖面圖表示。
(5)橋架支撐點,如立柱、托臂或非標準支、構架的間距、安裝方式、型號規格、標高,可同意在平面上列表說明,也可分段標出用不同的剖面圖、單線圖或大樣圖表示。
(6)電纜引下點位置及引下方式,一般而言,大批電纜引下可用垂直彎接板和垂直引上架,少量電纜引下可用導板或引管注明引下方式即可。
(7)電纜橋架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橋架頂部距頂棚或其它障礙物不應小于0.3米,橋架寬度不宜小于0.1米,橋架內橫斷面的填充率不應超過50%。
(8)電纜橋架內纜線垂直敷設時,在纜線的上端和每間隔1.5米處應固定在橋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設時,在纜線的首、尾、轉彎及每間隔3~5米處進行固定。
(9)在吊頂內設置時,槽蓋開啟面應保持80(毫米的垂直凈空,線槽截面利用率不應超過50%。
(10)布放在線槽的纜線可以不綁扎,槽內纜線應順直,槽內纜線應順直,盡量不交叉,纜線不應溢出線槽,在纜線進出線槽部位,轉彎處應綁扎固定。垂直線槽布放纜線應每間隔1.5米固定在纜線支架上
(11)在水平、垂直橋架和垂直線槽中敷設線時,應對纜線進行綁扎。4對線電纜以24根為束,25對或以上主干線電纜、光纜及其它信號電纜應根據纜線的類型、纜徑、纜線芯數分束綁扎。綁扎間距不宜大于1.5米,扣間距應均勻,松緊適度。
(12)橋架水平敷設時,支撐間距一般為1.5-3m,垂直敷設時固定在建筑物構體上的間距宜小于2m。
(13)金屬線槽敷設時,在下列情況下設直至架或吊架:線槽接頭處;間距3m;離開線槽兩端口0.5m處;轉
金屬線槽和電纜橋架的區別:電纜橋架是用來敷設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的,金屬線槽是敷設導線和通訊線纜的。橋架比較大,線槽比較小。橋架拐彎半徑比較大,線槽大部分拐直角彎。橋架跨距比較大,線槽比較??;固定、安裝方式不同。在有些場所,橋架是沒有蓋的,線槽幾乎全是帶蓋密閉的。線槽是用來走線的,橋架是用來走電纜的。使用環境不同,線槽往往是不能露天使用,而橋架可以。
1、25mm*20mm-25mm*30mm規格的線槽,一個固定點應該至少有2個固定螺釘并且水平排列。
2、25mm*30mm規格以上的線槽,一個固定點至少應該有3個固定螺釘,并且呈梯形狀,這樣會讓線槽受力點分散分布。
3、除了固定點外應每隔1m左右鉆兩個孔,用雙絞線穿入,待布線結束后,把所有的雙絞線捆扎起來
4、墻面明裝PVC線槽的話,線槽固定點間距一般為1m,有兩種固定方式分別是:直接向水泥中釘螺釘、先打塑料膨脹管載釘螺釘
5、水平、錘子干線布線方式都是一樣的,其差別無非就是一個橫著一個豎著。
在安裝pvc線槽安裝中我們應該注意一下幾點注意事項:
1、施工時避免因剔鑿造成墻面裂縫,破壞墻體結構。敷設時應視管內所穿導線數量的多少而變化,同一管內,不宜超過四根,禁止導線將管內空間全部占滿。空調、照明、插座應分路控制,一般至少四路。照明走一路、空調走一路、插座走三至四路。因為這樣有利于其他幾路的正常工作。
2、電源線距電話線、電視機線距離應大于50厘米,管路應與結構進行固定。所有開關、插座、燈位處均應安裝接線盒。此外,如果管路過長或拐彎過多時,應間隔一定距離便設一接線盒。管路內嚴禁有電線接頭。電線保護管的彎曲處,應使用配套彎管工具或配套彎頭,不應有褶皺。因此配電控制開關應按規范要求合理配置。
3、在施工時應該先安裝管路,然后再穿導線,這樣就可以避免將來進行換線時,出現導線無法抽動的現象。
4、安裝過后別忘記所要一幅電器圖,這樣方便以后的維修維護。
1)線槽平整無扭曲變形,內壁無毛刺,接縫處緊密平直,各種附件齊全.
2)線槽連接口處應平整,接縫處緊密平直,槽蓋裝上應平整,無翹角,出線口位置正確.
3)線槽經過變形縫時,線槽本身應斷開,線槽內用連接板連接,不得固定,保護地線應有補償余量,線槽CT300*100以下與橫旦固定1個螺栓,CT400*100以上必須固定2個螺栓.
4)非金屬線槽所有非導電部分均應相應連接和跨接,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并做好整體連接.
5)敷設在豎井內的線槽和穿越不同防火區的線槽,按設計要求位置設防火隔堵措施.
6)直線端的鋼制線槽長度超過30m加伸縮節,電纜線槽跨變形縫處設補償裝置.
7)金屬電纜線槽間及其支架全長應不小于2處與接地(PE)或接零(PEN)干線相連接.
8)非鍍鋅電纜線槽間連接板的兩端跨接銅芯接地線,接地線最小允許截面積不小于BVR-4??mm.
9)鍍鋅電纜線槽間連接板的兩端不跨接接地線,但連接板兩端不小于2個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墊圈的連接固定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