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個嗎?
1.全面了解家電容量在布線之前就要根據家電的總量和后續添置家電設備來考慮到電線的用量和電線的端口規格。像冰箱、烤箱、空調等大功率電器需要單獨使用一個線路。家電需要不斷添置和更新,功率也會不斷地加強。在布線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現有的電容量,也要考慮到將來的用電,而且大功率電器單獨布線對于將來的線路檢查和維護都有好處。
2.廚衛間強電走墻壁衛生間、廚房一般不能在地面布強電線,而是要在屋頂沿墻壁走線。考慮到廚衛的功能性比較強,地面防水很嚴格,地面開槽布線會影響到整個房間的防水使用功能。廚衛本身就是潮濕的地方,一旦地面滲水,強電線會造成安全的隱患。而且衛生間、廚房這樣功能性的房間會做很嚴密的瓷磚防水,這樣的話將來電線檢修起來會很麻煩。
3.線路走向橫平豎直橫平豎直的電線走向現在已經形成布線的施工標準,但是也有很多初期的施工人員圖省事而拉斜線路。斜線鋪設看上去是省事省錢,但作為隱蔽工程的布線工程就不方便檢修。很多業主喜歡在自己家里添加一些壁畫,這就需要在墻體打孔釘釘,橫平豎直的規范布線會讓業主了解打孔的位置,而沒有章法的斜拉布線,很容易鑿到線路。
4.電線要套絕緣管暗埋線路不能直接埋入抹灰層,而要在電線外套絕緣管。套管中的電線不能有扭曲、接頭。一般情況下,一組電線埋布時不允許超過三個轉頭,超過三個轉頭的話要接過路盒。家裝中為了怕影響美觀也為了省事,在一組電線鋪設時繞幾個轉頭,短時間不會影響使用,但是將來其中一根電線出了問題,一組電線就會無法使用。
5.電線總截面要標準用絕緣套管組成的一組電線,其總截面按規定不能超過套管直徑口的40%,也就是說要預留出60%的活動空間出來。電線在工作的時候會產生很大熱量,如果套管內電線空間不夠而過于擁擠,會減少電線的散熱空間,減少使用壽命,而且不方便電線的維修和抽動。
6.強弱電線要分開強電和弱電不能交叉分布,更不能使用同一個布線盒。標準情況是強弱電要分別接在不同的兩個接線盒內,而且兩者之間的間距必須大于150毫米。強電和弱電的電流和功率都是不同的,二者同時接在一個盒內,會影響弱電的功能,像有些業主電話出現雜音、網絡不穩定因素等都是受到強電流的干擾,因此這個小細節要值得注意。
7.注意配置電路圖由于目前許多居室都采用暗埋線路,因此戶主不易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查。按規定,施工完畢后,除了要通電檢查外,施工隊還要給戶主提供一份詳盡的電路配置圖。布線工程直接影響到生活的安全指數,也對將來家用電器的添置和后續裝修有很大的影響,保留一份詳盡的電路配置圖對于將來裝修翻新和線路檢修都是很有必要的。
綜合布線用六類基本上600元一個點可以做成交鑰匙工程。有線電視150元一個點基本上也沒問題。含產品及施工價格。當然也有些產品品牌上的差異,我報的價格基本上是主流品牌的產品,如綜合布線用普魯斯特的,有線電視用杰視美的。以上價格均來自網絡,具體請以購買時的情況為準。
價格在10元左右一米吧,購買后你知道布線的規范嗎?我來告訴你吧,國際綜合布線標準;這個標準確定了一個可以支持多品種多廠家的商業建筑的綜合布線系統,同時也提供了為商業服務的電信產品的設計方向。即使對隨后安裝的電信產品不甚了解,該標準可幫您對產品進行設計和安裝。在建筑建造和改造過程中進行布線系統的安裝比建筑落成后實施要大大節省人力物力財力。這個標準確定了各種各樣布線系統配置的相關元器件的性能和技術標準。為達到一個多功能的布線系統,已對大多數電信業務的性能要求進行了審核。業務的多樣化及新業務的不斷出現會對所需性能作某些限制。用戶為了了解這些限制應知道所需業務的標準.相關的標準:這個標準是一系列關于建筑布線中電信產品和業務的技術標準之一。本文連同相關的標準滿足了電信行業發展企業結構的需要。為電信服務的商業建筑標準(EIA/TIA-569)(RefB1.3)和住宅及小型商業區綜合布線標準(EIA/TIA-570)(RefB1.2)綜合布線設計標準主要種類:TIA/EIA-568A商業大樓電信布線標準(加拿大采用CSA工T529)EIA/TIA-569電信通道和空間的商業大樓標準(CSAT530)EIA/TIA-570住宅和N型商業電信布線標準CSAT525TIA/EIA-606商業大樓電信基礎設施的管理標準(CSAT528)TIA/EIA-607商業大樓接地/連接要求(CSAT527)ANSI/IEEE802.5-1989令牌環網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GB50311-2007《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12-2007《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CECS72:97《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及驗收規范》兩種標準:標準分為強制性和建議性兩種:所謂強制性是指要求是必須的,而建議性要求意味著也許可能或希望。(這兩種概念將在本文中交替出現)。強制性標準通常適于保護、生產、管理,兼容:它強調了絕對的最小限度可接受的要求,建議性或希望性的標準通常針對最終產品。在某種程度上在統計范圍內確保全部產品同使用的設施設備相適應體現了這些準則。另一方面,建議性準則是用來在產品的制造中提高生產率,無論是強制性的要求還是建議性的都是為同一標準的技術規范。建議性的標準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就是未來的設計要努力達到特殊的兼容性或實施的先進性。在本文中。圖表中的注釋是標準的一個正式的部分,是用來提供有益的建議。其他文件的引用除了特殊說明外都指的是標準的最新修定本。該標準是現行使用的,文中所涉及的標準都是服從修訂本的,而且通過在網絡的工作過程及終端設備的布線技術中得到了驗證。項目工程的綜合布線標準:通常來說,作為廠家更多地應遵循布線部件標準和設計標準,布線方案設計應遵循布線系統性能、系統設計標準,布線施工工程應遵循布線測試、安裝、管理標準及防火、機房及防雷接地標準。例如一個典型的辦公網絡的布線系統集成方案中采用標準如下:國家標準《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11-2007國家標準《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和驗收規范》GB50312-2007《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一部分總規范》YD/T926.1-2009《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二部分綜合布線用電纜光纜技術要求》YD/T926.2-2009《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第三部分綜合布線用連接硬件技術要求》YD/T926.3-2009北美標準ANSI/TIA/EIA568B《商用建筑通信布線標準》國際標準ISO/IEC11801《信息技術--用戶通用布線系統》(第二版)《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
網絡綜合布線預算表如下:
有些東西是固定的,比如一個信息點對應一個RJ45模塊,一個語音點對應一個RJ11模塊,這兩個點共同對應一個面板,24個點對應一個24口配線架,100個語音點對應一個100對110型配線架光纖配套的設備也是同樣道理,根據選型都可以算出對應關系的。(當然24口和110型要做冗余,比如26個點,也得需要2個24口配線架。101部電話,至少也得是一個100對的110配線架加上個25對的,或者兩個100對的)了解這些對應關系,為的是算出一個信息點或者一個語音點的平均固定造價。其他的東西不能確定,但可以測量,比如大對數電纜的長度,光纖的長度,線槽長度,用圖紙上扒下來的數值再加點冗余就夠了。
還有些沒法測量的,比如水平線纜、鋼管、軟管的長度,那就計算平均長度,至于線纜一般情況下都會在60/點上下,因為這線最長也就90-100米,而且還有比較近的,平均值上下差不出幾米區,管的長度就得根據具體情況再估算了。這樣就可以算出每個點的線纜造價。
當然,這些計算的前提是你得知道這工程里的綜合布線點位總數,如果拿著結構圖就讓人做綜合布線預算,就太不靠譜了??傸c數×(平均固定造價+平均線纜造價)+可測量部分造價,基本上就是整個綜合布線的預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