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個都是按照國家標準的:防雷規范要求在超過三十米以上,必需每隔一層作接地處理。
高層住宅外墻防雷窗接地是防止高層的建筑受到側擊雷而影響到建筑及人員的安全。接地是要求外露的金屬作安全的接地。
希望對你有幫助。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中規定,建筑物根據使用性質,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三類。建筑物根據其重要性除應采取防直擊雷、防雷電波侵入、防雷電感應外還應采取防側擊雷的措施。鋁門窗工程防雷接地主要就是防側擊雷規范要求: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高于30m時,30。及以上外墻上的欄桿、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萬方數據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高于45m時,45。及以上外墻上的欄桿、門窗等較大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高于60。時,60。及以卜外墻上的欄桿、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
1第3.4.10條高度超過60m的建筑物,其防側擊和等電位的保護措施應符合本規范第3.3.10條
一、二、四款的規定,并應將60m及以上外墻上的欄桿、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
2第4.3.2條人工垂直接地體的長度宜為2.5m。人工垂直接地體間的距離及人工水平接地體間的距離宜為5m,當受地方限制時可適當減小。
3第4.3.3條人工接地體在土壤中的埋設深度不應小于0.5m。接地體應遠離由于磚窯、煙道等高溫影響使土壤電阻率升高的地方。
【接地體】又稱接地極,是與土壤直接接觸的金屬導體或導體群。分為人工接地體與自然接體。接地體做為與大地土壤密切接觸并提供與大地之間電氣連接的導體,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接地體制作】接地設計中,利用與地有可靠連接的各種金屬結構、管道和設備作為接地體,稱為自然接地體。如果自然接地體的電阻能滿足要求并不對自然接地體產生安全隱患,在沒有強制規范時就可以用來做接地體。而人為埋入地下用作接地裝置的導體,稱為人工接地體。一般將符合接地要求截面的金屬物體埋入適合深度的地下,電阻符合規定要求,則做為接地體。人工接地體包括銅包鋼接地棒、銅包鋼接地極、銅包扁鋼、電解離子接地極、柔性接地體、接地模塊、“高導模塊”等。具體參考接地規范,防雷接地、設備接地、靜電接地等需要區分開。
最新電氣安裝規程:1地電流大的接地裝置(500A以上)為5歐姆;接地電流小的接地裝置(500A以下)為10歐姆。2變電室露天部分的單位獨立避雷針為10歐姆。3裝有避雷線線路上的金屬及水泥電桿為10歐姆。4裝在架空線路引至變電所進線上管型避雷器為10歐姆。5保護配電線路變壓器用的避雷器為4歐姆。6易爆場所、庫房及車間避雷針為4歐姆。7保護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靜電接地:1靜電接地的接地電阻,每處不宜超過10歐姆。2露天放設的管道(液體、氣體等)每隔20--25米應設感應雷接地,每處電阻不宜超過10歐姆。3貯罐的四周應設閉合環型接地,接地電阻不超過10歐姆,罐體的接地點不應少于2處,接地點間距不于大30米。防雷接地:1為保護建筑物不受雷擊,應針對雷電的危害,分別對直擊雷、感應雷和架空線引進高電壓等采取防雷措施。2避雷裝置一般可采用避雷針、避雷器或架空避雷線。3為防止感應雷,應把屋內一切導體、金屬管道等可靠接地,減小電阻使感應電荷迅速流入地中。4避雷針應由三部分組成: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5避雷針接地極的多少,應視接地電阻是否滿足要求,每極接地極之間的距離應保持3米,接地極應為帶狀接地。6為避免跨步電壓對人體的危害,接地極應埋在人員很少通過的地方,且距被保護物應大于3米。7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禁止與防雷接地合用。8避雷針的保護范圍,應根據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來決定安裝避雷針的高度和數目。9獨立避雷針,避雷線的接地電阻不宜超過10歐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