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的實際鋪貼最好溫度要高一點。理論上是0度以上,但臨場鋪設發現,5度以上的環境下鋪貼的瓷磚效果才會比較好。因為空氣越低,空氣中包含的濕度也會降低,而在干燥的環境中鋪設瓷磚所使用的膠,粘性也會差很多。還沒等到粘牢瓷磚就以及變硬了。因此如果在冬季鋪設瓷磚,至少要保證室內的溫度達到5度以上。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在零下5攝氏度時就不適合粘貼瓷磚。否則水泥砂漿攪拌不均,或是有的泥沙甚至含有冰塊,這樣勢必對粘貼后的瓷磚有很大影響。熱脹冷縮原理,冬季施工要注意留出適當的縫隙,千萬不要無縫鋪貼,這是不少消費者所犯下的致命錯誤。在鋪貼拋光磚、全拋釉、微晶石等地磚時,還應及時勾縫,避免在黏結時,由于吸漿水,導致與水泥黏結得不牢固。同時合理留縫,避免過密鋪貼易造成天氣回升時瓷磚鼓起、斷裂等現象。最后,鋪貼瓷磚一定要泡水。冬季瓷磚在鋪貼之前同樣要經過泡水處理,一定要使水分達到飽和的狀態,這樣才不會在粘接時由于吸漿水,導致與水泥粘接得不牢固,從而出現空鼓、脫落的現象。冬季鋪貼瓷磚,做的好不會影響以后的使用,鋪貼不好,后患無窮。大家從源頭開始,減少瓷磚的不確定因素。
1、如果地磚是并縫鋪貼的,縫隙尺寸處理不當(一般2mm),基礎層的伸縮比瓷磚大,就會引起瓷磚層的拱起。2、如果在鋪貼瓷磚時,找平層的處理的不平整,也會造成空鼓。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能是重做鋪地磚的時候工藝沒有處理好,在地磚鋪下后留下了空隙。也就是說鋪的時候水泥或者黏合劑沒有填充好,在地磚與地面水泥間留下了較多的氣泡和空鼓,也就是所謂的空隙,在這些空隙中由于空氣的熱脹冷縮,導致地磚在天氣變化時受到空氣的擠壓張力的作用。像這種情況只能是把鼓起的地磚重新鋪了,另外還要檢查一下沒有鼓起的地磚,用硬物輕輕敲打磚面,聽一下聲音,看有沒有空洞的聲音,判斷里面是否有氣泡或者空鼓,如果有的,也是需要把地磚翹起重新鋪設,否則這些有空隙的地磚遲早也會鼓起的。所以鋪設客廳、飯廳和房間的地磚時,一般建議用干鋪的方法,防止空隙的出現,鋪好驗收時一定要仔細,不要嫌麻煩,一定要沒塊磚都敲一下聽聽聲音,問題早發現,損失也不會那么慘重。干鋪的方法就是:把基層澆水濕潤后,除去浮沙、雜物。抹結合層,使用一比三的干性水泥沙漿,按照水平線探鋪平整,把磚放在沙漿上用膠皮錘振實,取下地面磚澆抹水泥漿,再把地面磚放實振平即可。采用干鋪法有效地避免了地面磚在鋪裝過程中造成的氣泡、空鼓等現象的發生,但是由于地面磚干鋪法比較費工,技術含量較高,所以一般干鋪法要比濕鋪法的費用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