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一般是:分水器的固定安裝→主管道連接→保溫板→鋪設地熱盤管→地暖管與分水器連接→設置排氣閥、過濾器等等→打壓實驗→豆石回填→驗收→鋪瓷磚、地板。水電改造也可以與地暖安裝過程中的主管道鏈接、分水器固定這個環節同時進行,但為分清責任一般是水電改造裝修完畢后再進行地暖施工。
1根據業主要求,水管應盡量暗埋。符合國家標準規定和設計要求。龍頭、坐便器、浴缸等必須包扎保護,根據情況盡量避免使用。新舊地漏,下水孔必須妥善處理,嚴防下水被堵。
2管道安裝應橫平豎直、鋪設牢固,坡度符合要求,開關、龍頭安裝平正,使用靈活方便,明管在完工前必須刷銀粉或油漆。
3管外徑在25mm以下給水管的安裝,管道在轉角、水表、水龍頭或角閥及管道終端的100mm處應設管卡,管卡安裝必須牢固。管道采用螺紋連接在其連接處應有外露螺紋,進管必須五牙以上。安裝完畢應及時用管卡固定,管材與管件或閥門之間不得有松動。
4水管安裝不得靠近電源,水管與燃氣管的間距建議不小于50mm.
5浴盆上的混合龍頭的左右位置裝在浴盆中間(先確定浴缸尺寸),龍頭中心距為浴缸上口150-200㎜,面向龍頭,左熱右冷。坐便器的進水龍頭盡量安置在能被坐便器擋住視線的地方。衛生器具安裝牢固平穩,無損傷。地漏安裝平整、低于地面。
6洗面盆的冷熱水進水龍頭離地高度為500-550㎜,立柱盆的下水管安裝在立柱內。衛生潔具安裝高度(地面至器具邊緣)坐便器470-510;洗臉盆800;水槽800;婦女衛生盆360;浴盆500-550,安裝坐便器下水時,應事先了解坐便器的是前下水還是后下水,以確定下水管的離墻距離。
7安裝浴缸前應檢查防水是否完整,如無防水或防水被破壞,防水應重做。防水應高出地面250㎜以上,浴缸處應高出浴缸250㎜.防水完成后,應關水24小時不滲漏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防水完成,在鋪貼地磚前應做一遍20厚水泥砂漿找平層,并作3‰坡度。衛生潔具排水管徑:浴盆為59管;坐便器100;婦洗器40-
50.衛生潔具下水管安裝最小坡度3‰。
8廚房洗滌盆處進水口離地高度為450㎜,嚴禁移動氣表。安裝熱水器進出水時,進水的閥門和進氣的閥門一定要注意區分,嚴禁錯裝,熱水器應作到排氣管道暢通,并必須排到室外。
9進水管、煤氣管、下水管安裝接頭嚴密,采用麻絲防銹漆,連接后清理干凈。冷熱水管暗埋接頭不得使用生料帶。毛巾架、浴巾架等物件的安裝位置應與客戶一起確定。
10水管安裝完后應試壓(標準為:鍍鋅管0.8MP,鋁塑復合管0.3~0.5MP,保持壓力十分鐘無泄露,氣壓不下降方為合格),下水管道應檢查是否漏水,氣管應通氣檢查是否漏氣(用肥皂液涂抹檢查),在檢查完畢后才能用水泥填補,坐便器、洗臉盆(臺)、洗菜盆等出墻管件均應安裝三角減壓閥后方能接用水器。
11安裝廚、衛管道時,管道在出墻處的尺寸應考慮到墻磚貼好后的最后尺寸,即預先考慮墻磚的厚度。設計水管時應考慮洗衣機的用水龍頭安裝位置,下水的布置。同時注意洗衣機電源插座位置是否合適,塑鋁管的切割必須使用專用器具,在安裝過程中不得損傷,如有損傷,無論漏不漏水必須更換。
12衛生間如蹲便器不帶存水彎,可考慮改裝為帶存水彎蹲便器。改造廚房合理考慮地漏位置。
13冷熱水管上下平行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水管上方;安裝混合龍頭時,熱水應在面向的左邊。天然氣管道不得私自改動。
14衛生潔具安裝完成后,應通水試驗,以使用正常為合格(注意檢查管道接頭、坐便器有無滲漏)。在完工前應將所有龍頭的濾網清潔一次。安裝裝飾件、五金件注意觀察開關、管道位置,防止損傷墻體內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