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好絲的胎體,經過燒焊、酸洗、平活、正絲后,便進入點藍工序。方法是,用藍槍(鎗)(金屬小鏟子)把碾細了的釉色填入絲工空隙處,再將點好藍的制品,放在高溫爐中,經過攝氏八百度的高溫燒熔,釉料便可以熔化。
掐絲的方法是用鑷子將柔軟、扁細具有韌性的紫銅絲,按圖案設計稿,掐(掰)成各種紋樣,蘸以白芨戎漿糊,粘在銅胎上即成。然后,再經過燒焊、點藍和鍍金等工序完成成品。
首先決定于“制胎”的工藝。制胎是將合格的紫銅片按圖下料,裁剪成不同的扇面形或切成不同的圓形,并用鐵錘打成各種形狀的銅胎。以瓶子為例,它由瓶嘴、瓶肚、瓶座三段錘接燒焊而成型。明清時有鑄胎、剔胎、鉆胎工藝,隨著現代工藝技術的發展,現在部分初胎還利用機械進行車、壓、滾、旋,實行機械制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