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的特點是什么?
剪力墻結構有以下5個特點
1、剪力墻的主要作用是承擔豎向荷載(重力)、抵抗水平荷載(風、地震等)。
2、剪力墻結構中墻與樓板組成受力體系,缺點是剪力墻不能拆除或破壞,不利于形成大空間,住戶無法對室內布局自行改造。
3、短肢剪力墻結構應用越來越廣泛,它采用寬度(肢厚比)較小的剪力墻,住戶可以一定范圍內改造室內布局,增加了靈活性,但這是以整個結構受力性能的降低為代價的(雖然有試驗和研究表明這種降低幅度較?。?。
4、就目前中國現狀,純剪力墻結構造價高,施工困難,耗鋼量極大,所以往往因為建設單位的制約,結構抗震設計囿于成本而不得不降低標準,建議慎用此類結構形式。
剪力墻結構是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代替框架結構中的梁柱,能承擔各類荷載引起的內力,并能有效控制結構的水平力,這種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承受豎向和水平力的結構稱為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在高層房屋中被大量運用。
剪力墻結構是指縱橫向的主要承重結構全部為結構墻的結構。當墻體處于建筑物中合適的位置時,它們能形成一種有效抵抗水平作用的結構體系,同時,又能起到對空間的分割作用。結構墻的高度一般與整個房屋的高度相等,自基礎直至屋頂,高達幾十米或100多米;其寬度則視建筑平面的布置而定,一般為幾米到十幾米。相對而言,它的厚度則很薄,一般僅為200~300mm,最小可達160mm。因此,結構墻在其墻身平面內的抗側移剛度很大,而其墻身平面外剛度卻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建筑物上大部分的水平作用或水平剪力通常被分配到結構墻上,這也是剪力墻名稱的由來。事實上,“剪力墻”更確切的名稱應該是“結構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