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間設計規范是怎樣的?
公共衛生間的設計應以人為本,符合文明、衛生、適用、方便、節水、防臭的原則。公共廁所外觀和色彩的設計應與環境協調,并應注意美觀。公共廁所的平面設計應合理布置衛生潔具和潔具的使用空間,并應充分考慮無障礙通道和無障礙設施的配置。公共廁所應分為獨立式、附屬式和活動式公共廁所三種類型。公共廁所的設計和建設應根據公共廁所的位置和服務對象按相應類別的設計要求進行。
獨立式公共廁所按建筑類別應分為三類。各類公共廁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商業區、重要公共設施、重要交通客運設施,公共綠地及其他環境要求高的區域應設置一類公共廁所;城市主、次干路及行人交通量較大的道路沿線應設置二類公共廁所;其他街道和區域應設置三類公共廁所。
公共廁所的平面設計應將大便間、小便間和盥洗室分室設置,各室應具有獨立功能。小便間不得露天設置。廁所的進門處應設置男、女通道,屏蔽墻或物。每個大便器應有一個獨立的單元空間,劃分單元空間的隔斷板及門與地面距離應大于100mm,小于150mm。
公共廁所的大便器應以蹲便器為主,并應為老年人和殘疾人設置一定比例的坐便器。大、小便的沖洗宜采用自動感應或腳踏開關沖便裝置。廁所的洗手龍頭、洗手液宜采用非接觸式的器具,并應配置烘干機或用一次性紙巾。大門應能雙向開啟。
公共廁所服務范圍內應有明顯的指示牌。所需要的各項基本設施必須齊備。廁所平面布置宜將管道、通風等附屬設施集中在單獨的夾道中。廁所設計應采用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維修方便的器具。
公共廁所應合理布置通風方式,每個廁位不應小于40m3/h換氣率,每個小便位不應小于20m3/h的換氣率,并應優先考慮自然通風。當換氣量不足時,應增設機械通風。機械通風的換氣頻率應達到3次/h以上。設置機械通風時,通風口應設在蹲(坐、站)位上方1.75m以上。
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