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說說電磁爐多大功率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最大功率2200W!有分擋位調節的。比如:800/1200/1600/2000/2200五檔位調節!有無極調節的,專業點叫線繞電阻調節!那就是沒有擋位,從啟動功率到2200W隨意調節。一般這種電磁爐比較少!
大部分電磁爐廠家生產的電磁爐一般都是1800W到2200W這個范圍,但根據國家標準其實際功率會比這個范圍的功率小一些。一些小功率的電磁爐(比如茶爐)也有800W左右,但是燒水還是比較慢。但你可以通過調節主板上的一個可調電阻來改變功率的大小的
目前市面上1600W以上的電磁爐雖都可以炒菜,但不外乎三種:平板電磁爐配平底鍋、凹面電磁爐配圓底鍋、平凹兩用電磁爐配平底或圓底鍋,我們側重了解后兩種使用圓底鍋的差異。配備相同口徑的圓底鍋,凹面電磁爐磁力線覆蓋有效作用面積較平凹兩用電磁爐大。但是,因為鍋底和陶瓷面板直接接觸,功率和散熱是一對制約熱轉換效率的瓶頸,因此,功率不能設計過大,通常在1600W-2000W的范圍,不適宜長時間炒菜,要達到理想的“爆炒”效果,最好配帶有保溫隔熱層的電磁爐專用絕熱鍋。而平凹兩用電磁爐的接觸點在萬能支架,鍋體與頂板沒有直接接觸,因而轉換的熱能大部分用于炒菜,不需專用絕熱鍋,如果使用,效果更加理想。爐體的溫度對功率的制約較小,功率設計可達3000W,可以較長時間炒菜。 其次是鍋具,雖然各種電磁爐廠商都宣稱其產品是支持多種鍋具的,如不銹鋼鍋、鐵鍋、導磁的鋁合金鍋、鎂合金鍋、陶瓷鍋、紫砂鍋等,但并非每個鍋都能有最佳的熱轉換效率,也不是所有不銹鋼鍋都能用。如奧氏體型鋼的磁導率小,不適合用作電磁爐鍋具。通常磁導率高、電阻率小且鍋底較厚的鍋具與電磁爐更匹配,如果有帶保溫涂層的鍋底和不粘鍋面最理想。對于平凹兩用電磁爐,還要注意鍋的深度要適宜。 除了爐具和鍋具的搭配,功率的選擇也要考究,凹面電磁爐最好選擇2000W的,不要太大,也不宜太小。平凹兩用電磁爐2000W-2400W都比較實用。我們以臺灣正夫人的新一代平凹兩用電磁爐為例,看看如何炮制一道美味的鮮筍鮑魚片。先準備好材料:新鮮鮑魚四只,洗凈切片,料酒、生抽、姜絲少許拌勻,大蒜一個,蔥花五根,蘆筍二條切片,辣椒切絲(可選)盛盤待用。炒具為正夫人新一代平凹兩用電磁爐及原配生鐵炒鍋各一、不銹鋼炒勺一只。把鍋架在爐上,開機,將溫度設在180℃,火力調至9擋,加油少許,待油出煙,放入一半椒絲,翻炒一下倒入鮑魚片,翻勺幾下持續15秒起鍋;再加油少許,把辣椒、蔥蒜、筍片過油爆炒再將鮑魚片匯入,加鹽翻3-5秒起鍋停機,一款美味、健康的菜式即時出爐。 用電磁爐炒菜控制油溫和火力非常便利,即便是新手也可以按部就班做出廚師級的菜肴,但目前電磁爐的溫控和火力控制仍欠人性化。加熱部位集中在10-12公分直徑內,每次炒菜量控制在略大于14公分為宜。爆炒的油溫最好不要超過200℃,這樣炒出的菜既美味,健康。